毛泽东与徐海的革命情结东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3-08-03 00:00作者:卢剑锋 郑天佑来源:晋城党史网 徐海东,屡建战功的大将,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毛泽东,咤叱风云的人民军队统帅,为了中国人民神圣的解放事业,他们义无反顾走到了一起;为了共同追求的目标,将军与统帅之间结下了真挚的革命友情。徐海东是湖北省黄陂县(今为大悟县)徐家老窑人,祖上六辈都是窑匠,小时候只读过三年半书,九岁时开始学习烧窑,当了九年“窑花子”,为了谋生还当过“放鸭娃”。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红军的团长、师长、军长和军团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毛泽东曾满怀深情地称赞徐海东是“最好的共产党员”、“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将帅初识 一见如故 1935年9月,徐海东率领红二十五军团到达陕北苏区与刘志丹部会师后,合编为红十五军团,由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同月,国民党军队以三个师的兵力,由陕西洛川、中部(今黄陵)向陕甘革命根据地进攻。其先头两个师以一个团留守甘泉,主力进至延安。红十五军团采取围城打援的办法,从永坪镇地区出发,经过三天急行军进至延安、甘泉之间的劳山设伏,以一部兵力围攻甘泉,吸引延安敌军南援。10月1日,延安来援之敌第110师大部进入伏击圈后,十五军团突然发起猛攻,经半日激战将其全部歼灭。并乘胜扩大战果,10月25日攻占甘泉以东的榆林桥,又歼敌107师四个营,两战俘虏和歼灭敌人5500余人,110师师长何立忠,亦被红军击毙,这就是劳山战役。正在这时,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徐海东为此高兴万分。一天,正率领部队打仗的徐海东收到在军团部驻地程子华政委的来信说:今日下午,毛泽东和中央红军领导要来军团部,望速归。 徐海东听说井冈山那边有朱德和毛泽东,是他早在大别山区闹革命的时候。1931年我党在江西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毛泽东的名字更使他敬仰。一看完信,徐海东便上马急驰从前线返回军团部驻地,135里的艰险山路,中间还要跋山涉水,只用了3个小时,到达军团部,人马已是汗流浃背。徐海东刚洗完一把脸,毛泽东和彭德怀已经到了,没等程子华介绍,毛泽东便紧紧握住徐海东的双手:“海东同志,你们辛苦了!”话语中满含亲切和关怀。“还是毛主席辛苦!”徐海东认定面前这位身材高大、面容清秀的红军首长就是毛主席,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连声说道。稍稍寒暄过后,徐海东拿出一张军用地图,向毛主席和彭德怀汇报工作。徐海东多年军事生活养成的朴实和开朗,使两位中央红军首长对他一见如故。毛泽东称赞徐海东率领的红军作战能力强,组织纪律好。徐海东说自己从小读书少,是个粗人。彭德怀则说我们都是粗人,毛泽东笑道:“革命不是绣花,粗人也会打仗啊!”工作谈完,毛泽东和彭德怀起身告辞,徐海东也急于返回前线。毛泽东要他按照原先的布置,先打下张驿村,再考虑下一步行动。得知徐海东这些年指挥打仗竟无一部电台,毛主席主动说送他一部。徐海东很难为情:“我不会用啊!”毛泽东和彭德怀都忙着解释:不要你自己动手,有报务人员,他们都会使用。 送别了毛泽东和彭德怀,徐海东乘夜色策马返回前线,他想尽快把见到毛主席和彭司令的事告诉给大家。第二天拂晓,徐海东带领部队一举攻占了张驿村。徐海东用毛主席送来的电台向毛主席报告了胜利的消息,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发出的电报。 支援中央 雪中送炭 1935年冬,中央红军历经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后,后勤保障几欲弹尽粮绝,全军上下囊空如洗。尽管当时已是天寒地冻,但从军委首长到普通战士仍旧衣服破烂。徐海东在与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一起开会研究工作中见他们穿着单薄,忙叫供给部门赶制了几件棉衣送去。一天傍晚,中央红军的杨至成拿着毛泽东签名的2500元借条找到徐海东——中央红军要向十五军团借钱过冬。杨至成知道:十五军团也是刚结束长征,困难一定很多,劝他不要过于为难。自从十五军团与中央红军会师以后,徐海东对中央首长、中央红军领导特别亲近,已数次派人到中央红军参观学习,本应早该想到中央红军的困难,主动送一些钱去。现在由毛主席亲自打条借钱,倒让他不好意思,杨至成一再说,等他们筹到款一定如数送还。徐海东越想越是内心不安:中央机关若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毛主席哪能亲自写借条向下级借钱!他毅然决定从手头的7000多元钱中拿出5000元送给中央。下面办事的同志告诉他:这点钱对自己已是捉襟见肘,徐海东何尝不知道十五军团的困难,可是毛主席来借钱说明中央红军困难更大!支援中央要紧!第二天便派人将5000元钱送到了中央红军后勤部。在当时两路红军都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徐海东这一顾全大局的举动使许多同志非常感动。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彭德怀等领导同志都把这5000元钱看作是雪中送炭。 多年以后,毛泽东仍把这件事铭记在心。在一次干部大会上,他曾深情地说:“在陕北最困难的时候,还多亏海东同志借给我们的5000块钱呢,那几千块钱,可是为革命帮了大忙!” 放虎归山 知人善任 1936年1月,为打开通往抗日前线的道路,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率领红一方面军东渡黄河,进行东征。当月底成立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在毛泽东、彭德怀指挥下兵分三路,开始东征。在部署左路军的问题上,彭德怀提出:这一路任务艰巨,渡河以后要全力向北推进,向晋西北发展,以直接威胁阎锡山的老巢太原,这个任务由徐海东、程子华的十五军团来承担合适。周恩来认为:徐海东同志是从大别山地区成长起来的,打仗勇猛顽强点子多,他“先疲后打”的方法就让敌人大吃苦头,人称“徐老虎”,敌人对他唯恐避之不及。毛泽东一锤定音:“看来,我们这是放虎归山了!对不起阎老西,他该有苦头吃喽”!徐海东则表示:坚决打好这一仗,请军委和毛主席放心。 从2月20日到3月18日不足一月时间内,各路红军消灭和击溃敌军8个团,俘虏2000多人。3月25日,徐海东率领一个团,经汾阳、文水北进,直逼太原晋祠。阎锡山眼看自己经营多年的老窝难保,一边发报向蒋介石求救,一边调动十几个团堵挡红军。阎锡山历来爱钱如命,这回居然拿出5万元来买徐海东的脑袋。蒋介石派出10个师,号称15万大军,分两路进入山西,并在太原成立了晋陕绥宁四省“剿共总指挥部”。阎锡山也派出5个师和2个旅由晋中向晋西地区直逼过来。蒋阎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于不顾,“不思抵抗外敌,反与红军为仇”。面对这种倒行逆施,中共中央为了避免大规模内战,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于5月2日下达东征部队渡河回返的命令。次日,红十五军团一部于铁罗关西渡,徐海东则率军团主力与数十倍尾随追击红军的敌军苦战,且打且退,掩护各路红军渡河。5月15日,红十五军团最后一批部队到达黄河渡口,当晚,东征红军全部回师河西,红军东征就此结束。历时75天的红军东征战役,击溃阎蒋军队30多个团的围追堵截,歼敌17万余人,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徐海东功不可没,毛泽东知人善任,将帅心有灵犀,配合默契,情深谊长。 统帅劝学 将军治学 1938年10月,徐海东参加党中央在延安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期间,毛泽东劝告他:“我国有三部小说,要好好看啊!《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这三部书谁要看不完,不算中国人”。徐海东如实相告:这些书他都没有看过,对《三国演义》和《水浒》略知一点,至于《红楼梦》他便一无所知了。毛泽东打趣道:那你算半个中国人!自从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以后,徐海东有机会和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领导同志经常见面,开会议事,觉得他们知识渊博,谈古论今,如数家珍。同时也感到自己学识太浅,在中央领导面前,确象是“半个中国人”。只上过三年半学的徐海东暗下决心,一定听从毛主席的劝告,再忙也要抽时读完这三部书。当时徐海东正在延安马列主义学院学习,虽然延安有许多学校和文化人,可要想找到那三部书还真不是件易事。几个月后,中央军委下达命令,要徐海东赴华中地区新四军部队任职。徐海东向毛主席辞行时再次如实相告:那三部书他还未读。主席听后大笑不止。徐海东到新四军指挥部不久便病倒了,但他没有忘记毛主席的劝导,病情稍有好转,便想方设法找到了那三部小说。病中的徐海东终于将毛主席点名要他阅读的书全部读完,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静心养病 天塌不管 1940年1月28日,徐海东在一次会议上作报告,突然一口鲜血从口中喷出,昏过去了。开始他并不以为然,以为会象过去一样,睡个好觉,休息几天就会继续带领部队冲锋打仗。可是几天以后,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动辄吐血不止,就这样,半年,一年过去了,徐海东只能躺在担架上指挥部队打仗。1941年1月,在蒋介石制造的“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牺牲。敌情病情祸不单行,他的病情愈加严重。远在延安的毛泽东时刻关心着徐海东的健康,当年5月致电于他,全文200余字,大部分是安慰的话,最后“静心养病,天塌不管”,八个字使徐海东热泪盈眶,他担心自己再回不到延安,再见不到毛主席。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志坚如钢,他把毛主席送他的八个字写在纸板上,放在床头,让统帅的关怀监督自己养病。 1950年8月2日,毛主席又亲笔致信徐海东:“海东同志,七月十七日来信收到。病有起色,甚慰。我们大家都系念你,希望你安心静养,以求痊愈。此致,顺祝愉快”。1955年,我军评定军衔,中央决定授予徐海东大将军衔,排在栗裕之后,位列第二。他得知后非常不安,曾对周总理说:“我长期养病,对党做的工作太少,大将军衔我受之有愧啊”!周总理则引用毛主席的话说:“海东同志,你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啊!授你大将军衔,是根据你对革命的贡献定的,我看不高不低,恰当”。最终他与栗裕、陈赓、黄克诚等十人成为共和国开国十大将。建国后,他曾历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文革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连续派人对沉疴中的徐海东大将搜查逼供,残无人道地对他停医停药,破坏治疗。1969年10月,他被强行下放到郑州,完全被剥夺了治疗的权利。1970年3月25日,徐海东含冤离开他心爱的统帅。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我想见毛主席,我想见毛主席!我是被林彪……害死的……。”徐海东大将满怀对统帅的殷殷深情,走完了70年的坎坷历程,一颗灿烂的将星就此陨落了。 将帅如今俱往矣,殷殷深情留后人……(责任编辑:崔利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