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骨堆爬起来 参战英勇向前 ——“中将”徐春阳同志的人生写造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3-02-01 00:00作者:黄根喜来源:原创 编者按:徐春阳中将是太行、太岳人民心目中的偶像,是老区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尸骨堆爬起来的传奇经历,给了他战斗中英勇向前的胆魄,血与火的洗礼让他对战争有了辩证的认识,纵览他成长的艰难历程,一路奋斗、一路心血,一路艰苦,一路凯歌。一枚枚军功章凝结的是《血火年华》的深情,奏响的是太行儿女的对党的忠贞。(编者:韩玉芳) 徐春阳,生于1925年1月7日,(农历腊月十三)系泽州县大东沟镇峪南村人。他12岁上投身革命,参加了牺盟会组织。13岁参加八路军,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戎马生涯,多次南征北战,参加八年抗日,三年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曾在我军任班长、排长、连长、营教导员、营长、团政治处主任。参加过朝阳集战役,保卫两准、宿北,讨伐郝鹏举的战斗。还参加过莱芜、孟良岗、苏北、淮海等著名战役。后渡江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等地方,多次荣立战功授勋。抗美援朝时任志愿军团长、副师长、军副参谋长、兼作战处处长。回国后,历任师长、副军长、军政委、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纪委书记。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90年离休,安渡晚年生活。 爱国救亡 参加牺盟会 徐春阳出生在一个普普同同农民家庭,父亲叫徐有仁,老弟兄四个,是以仁、义、礼、智取名,他排行老大,后分家各立门户过日子。他家有二十余亩土地,一头毛驴,以农为主,耕作种田养家。徐春阳的父亲很勤劳,守本分,一年四季劳动不肯闲一会。他全家共有九口人,兄弟姐妹七个,徐春阳排行老三,大哥叫徐锡昆、姐姐叫徐瑞、小妹叫徐扁、三弟叫徐锡骏、四弟叫徐锡盛。全人家靠父亲劳动养家,靠母亲穿纳缝补,扶养成人。旧社会风调雨顺还能吃开饭,一遇灾年,缸底朝上,锅里无米下,老百姓就该遭殃了。农家人不怕劳动出力,最怕天灾人祸降临,时运就该倒霉了。 徐春阳的父亲太老实,常被别人欺负。有一年邻居霸占了他家一块好地,其父亲坚决不给,纠缠不息,人家靠势力要强占。其父亲只好到县大堂告状,官司拖了好几个月,钱也花了,官司也未打赢。因为人家在县府内有人,门路广,能说上话,用上劲。贪官黑心肠,闷着良心断案说了偏理,把一块好土地白白的叫人家霸占了。此后其父亲气的生了病,卧床不起,一年多不能下田劳动。其母亲无奈只好叫娘后人来帮耕、帮种、帮锄、帮收割。 土地是命根子,徐春阳的父亲被气的生病还未全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46年官府要修晋城至阳城的公路,勘察的路线要经过徐春阳他家东阁外的两块地,这时他父亲在病床上听说后,心痛万千,双手锤胸,无可回天。更没想到的一件事,在长河上边修路划的路线,明明是从别人的地通过,因为地主有钱有势力能说上话,又改划到徐春阳他家的一块地通过。这时就像天降冰雹一样,颗颗冷蛋打在徐春阳他父亲头顶上,更直不起腰来。再加那年国民党抓壮丁,把徐春阳的大哥抓走了,人除了割肉痛,就数出钱痛。子女们是父母身上的肉,大儿子被抓走无影无踪,父母两亲掉泪,哭皇也不灵。旧社会土豪劣绅杀人放火无人管,老农民袖子里点灯也有错。此时其父亲教诲徐春阳:好好读书,好好学习,肚里没文化,两眼黑洞洞,早迟要受人欺负的。徐春阳听教句句话都点头,表示铭记。 徐春阳从小上学时,一进校门,亲眼看到三幅挂像,第一张是孔夫子,是圣人,读书人一定要尊敬圣人;第二张是孙中山,两边还挂着有条幅“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教师说他是中华民国的创始人。第三张是阎锡山,像下印着阎主席肖像五个字,教师说他是山西的主席。那时,每天都要向他们四次九十度鞠躬礼,大家都觉得实在繁琐,许多小学生只要见老师不在场,就侧身而过,有时被老师发现后,不是挨训,就是挨板子。 1936年,红军渡过黄河,国民党山西省政府进行“防共”,曾对在长治师范求读徐一贯以共党嫌疑分子开除了他的学籍。他回家乡后,在大东沟镇县立第三高小当了教师,教起书来,享有名气,学生们都想跟着他学习。 1937年1月晋城牺盟会成立,当时,省牺盟总会举办的村政协助员赵资深同志,来在大东沟镇三高小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发展牺盟会员,大东沟镇三高小有31名教师和学生第一批入了会,徐春阳是年纪最小一员。同年上半年由邓辰西、李进奋介绍徐一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建立了大东沟镇县立第三高小牺盟支部。负责人徐一贯,成员有苗国珍、宋光华,这是晋城建立最早的牺盟支部之一。牺盟支部成立后,立即同省牺盟总会取得联系,总会责承太原女教员张淑芝为联络人,经常给大东沟镇第三高小牺盟会寄来一些材料,上下勾通。开展抗日工作。当时,县牺盟会通过合法斗争,为了抗日救国,在农村广泛发动群众,成立农救会、工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团体组织,徐春阳担任了东沟镇和峪南村儿童团团长。那时候在农村规定8至12岁的男孩,8至14岁的女孩,都参加儿童团编组。儿童团主要活动是进行宣传抗日,唱抗日歌曲,最喜爱唱:“大刀曲”。儿童团还有一项重要任务,白天扛上红缨枪在村口站岗放哨。东沟镇和峪南村、大沟东村几乎连成一片,本镇儿童团负责镇上南门口,镇上北门口;峪南村负责村西口;大沟东村负责东村口。凡没有路条不准进村,对可疑人送交抗日村公所,严防坏人来捣乱。 峪南惨案 激起千重浪 1938年2月26日,日军第一次占领了晋城,国民党政府官员弃城而逃,社会局面极度混乱。日军沿着晋阳路向西进犯,东沟镇、峪南村是必通之路。国民党的军队沿小路西窜,日军沿公路追击,几乎是脚前步后,距离不远。当时,农村的妇女儿童大部早转移山区亲戚家去躲反,无亲戚的也去大山沟野窑、野洞里躲藏,以防杀身之患。唯徐春阳未去躲反,在村里担负着牺盟会的联络工作,其父亲一边在家看门,一边照顾徐春阳的生活吃饭。 日军第一次宿营峪南村时,徐春阳家的院子里住的是大队部,日军见鸡就杀鸡,见珍贵东西就抢,入室翻箱砸柜,搜找贵重物品。有一位日军官,会说中国话,他走进邻居伯父家看见墙上挂着四幅山水画,他看了一小会,顺手摘下来卷住拿走了。日军这次来临时烧火做饭,把老百姓的方桌斗椅,用刀砍的砍,劈的劈,都烧了火。徐春阳的后院邻居,其伯母刚去世尚未入棺,几个妇女陪灵守孝,也被日军奸污了。小日本惨无人道,老百恨透了。 4月8日(农历三月初八下午),南边的村传来“鸡毛信”,日军从阳城出发,进犯晋城,明早途中要经过北留、周村、川底、大东沟镇等地方。峪南村的抗日游击队刘小彰接到“鸡毛信后,他立刻通知全村老百姓到上溪沟去躲反避难。当时,徐春阳牵着小毛驴同村里人都去了上溪沟躲反。此时,刘小彰亲自带着若干游击队员到村南高坪岭上,待日军过去打击尾部人马。当战斗打响后,日军调回头随急加大火力袭击游击队,日军的骑兵急速追来南山,将躲在野地里手无寸铁的老农民一统捉住,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都带在上溪沟沟口,用惨无人道的手段进行大屠杀。据徐春阳同志回忆,当时日军先拉出一个大个子,问游队在哪里,大个子一言不发,鬼子兵用刺刀捅死,鲜血满地,肚肠都流在外边。第二个就是徐荣喜,日军抓出他后,他说:“我是老百姓,什么也不知道”。一个日军喊了一声开枪,人们惨叫着纷纷都倒下去了。徐春阳也随着大家躺在地上,有一重伤喊叫要水喝,徐春阳只听到马刀声一响,再也听不到要水喝的声音了。随后又来了两个日军,见有人在动,就一个一个补枪,都不动了。这次无故遭惨杀的人,有的是被枪打死,有的被刀砍死,有的砍断双臂,有的被刺刀捅亡,其中有不少老人双臂都被砍断了。当场惨杀死的有刘小彰、王群旺、徐保柱、徐锁成、徐元珍、徐顺土、赵氏、孙氐、徐顺民、李小毛、周氏、李双喜、李保炉、刘中和、李海水、李锁会、刘小太、李之拽、徐新炉、徐生柱、司小娇、田春荣、韩氐,刘小银、王群太、李氏、李守华、张氐、李守业、秦氐、李继叶、徐有成、刘大替、徐起炉、刘小能、陈氏、李氐、元锁、良计、李小旦、李小戌、徐荣喜、李禄贵。当时群众躲反牵的20余头牲畜,也被一抢而光赶走了。 日军走后,从这43具尸体堆里中爬起一个小孩,他就是徐春阳。当时他血流满面,衣服都被打破,邻居王小望的尸体倒在他身上,他在死人堆里倒了7个小时左右,才免一幸。他抬起头看了看倒在地上的尸体,血溅四野,凶惨无还。太阳快落山,他爬起看了看,不见山上有鬼子兵,他就轻轻地叫,只有徐秀山老人一人应声,他的两臂四处受伤,流血不止,他的独生儿子死在他身边。徐春阳帮徐秀山老人解下腿带套在脖子上,挂着臂,才扶着老人慢慢回村去告情况了。此后,村里为了让后人永铭不忘,特立了一块石碑,记载了《峪南惨案》的真相,让代代人相传,永远不忘国耻仇。
文章分类:
将帅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