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冥冥牵红线 缔结晋豫老区亲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10-13 08:41作者:悄然来源:晋城党史网

亲.jpg


张志文与市党建研究会同仁向大别山干部学院赠书


2018年8月19日,时任晋城市党建研究会会长张志文与中共晋城市委组织部时任副处级组织员毕海霞等人前往大别山干部学院学习考察,在图书馆翻阅《黄埔军校将帅录》时,偶然发现了祖籍高平的“赵輖”烈士的相关信息,从此踏上追寻这位迟到的“党史人物”之路。5年来,凭着兴趣和责任,张志文同志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撰写了数十万字的稿件,先后在《党史文汇》《山西晚报》《太行日报》等多家媒体发表,并写下了十几万字的研究文集《黄埔英才 红军骁将》一书。在他的文章中,沉寂90多年的赵輖形象逐渐清晰起来。在赵輖烈士短暂而传奇的革命生涯中,有许多著名同行者,如周逸群、陈赓、程子华、王世英、赵品三等,他们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传承先烈精神,在高平市委和组织部门的推动下,赵輖烈士纪念馆、纪念园、赵輖故居、赵輖广场、赵輖小学等红色基地相继要烈士的老家马村镇建成,本地及外省前来参观学习考察的人络绎不绝。赵輖已经成为高平乃至晋城对外宣传的一张重要的红色名片。


2023年9月3日至8日,年届75岁高龄的晋城市党建研究会顾问张志文同志,作为晋城市党员干部教育师资库党史专家,再次来到大别山干部学院学习培训,郑重向大别山干部学院领导赠送了自己为赵輖烈士出版的文集《黄埔英才 红军骁将》,以期在更大平台宣传太行革命老区和赵輖烈士,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愿,成为这期培训班的一段佳话。这次重回大别山,张志文同志回顾当年赵輖烈士从这里出发,回想自己五年来为追寻、挖掘、宣传、打造赵輖烈士这张红色名片的岁月,心中充满无限感慨,专门写下了一首《重回大别山》的诗词,以表达心愿。诗云:


昔日初登大别山,

干部学院坚信念。

赵輖英名偶发现,

战魂威震鄂豫边。

血染疆场乡未知,

英雄回家路漫漫。


而今再回大别山,

精神永驻基因传。

忠魂回家五年整,

研究成果满载返。

红色基地育忠诚,

弘扬传统祭前贤。


【背景资料】赵輖,字乘之,又名赵莘仁,1907年生于马村村赵家穿楼院。赵輖从小家境殷实,家中兄弟4人,他排行老四,为人仗义,经常用家里的粮盐接济别人。1919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传来,深深激励了这个爱国青年的心。1923年,听说位于省城太原国民师范学校正在招生,赵輖便约了同伴到太原报考,并顺利考入该校。


原国民师范学校开设有国语、数学、历史、军事训练等科目,是当时山西境内办得最好、规模最大的中等专科院校。赵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军事课,他认为要抵抗帝国主义侵略,就必须学会战略战术,武装自己,他还经常到图书馆去找军事读物阅读。赵輖入学时,太原的共产党组织已经非常活跃,新文化及新思想在进步学生中广泛传播。


1924年,一些进步学生在学校秘密建立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和党的外围组织,赵輖也参加了这些进步组织,并于1925年参加学潮运动。当年年底,赵輖又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广州黄埔军校。之后在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升学考试中,以优异成绩过关,被编入步兵科第二团第四连。在这里,赵輖结识了徐向前、周士第等革命积极分子。受他们的影响,赵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时广东区委军委对黄埔军校党的工作抓得很紧,每周都要召开党小组长及积极分子会议,赵輖作为党小组负责人,经常参加会议,聆听了周恩来、恽代英等同志的课程。赵輖从文士学校到军事学堂的跨越,使他从一名热血青年转变成了革命积极分子。


1926年11月,北伐军节节胜利,赵輖从黄埔军校第四期提前毕业后,被派往第四军独立第十五师贺龙部任排长。


1927年5月,赵輖参加了贺龙指挥的沙河战役,在战役中,赵輖发挥自身优势,号召部队发扬敢打敢拼的精神,战役取得胜利。由于在历次战斗中有勇有谋,赵輖由排长晋升为副连长。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赵輖毅然决然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在贺龙起义主力部队的20军第3师教导团第8队任队长。由于起义仓促、军纪不严、军心不稳,起义部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而赵輖作为第八队队长,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积极配合师长做士兵的思想工作,很快扭转了军纪,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在《雄关漫道》一书中记有赵輖参加南昌起义时,任第二十军教导团第八队队长。


1927年9月23日至24日,起义军先后进驻潮州、汕头。9月30日,国民党反动派从各地调集3万多兵力,向潮汕进逼,起义军撤离汕头,红色政权仅存七天,史称“潮汕七日红”。


在部队撤退过程中,赵輖一人断后掩护大部队上船,之后他又接到师长周逸群命令,整合两排人马找船渡江,临危受命的赵輖与小部队失散。后他拖着伤痛病体,饥寒交迫,辗转来到了上海。来到上海后,已经是十月中旬,赵輖身穿一件单衣,他又受伤、生病,没钱住旅社,但是更让他痛苦的是和党组织失去联系。


为了将南昌起义的情况及时报告中央。于是他抱病写下了三千字的《关于南昌暴动中二十军的斗争情况报告》,并于1927年10月22日提交到了党中央。这个信件可以说是弥足珍贵,他连同周恩来、张太雷、李立三、刘伯承等给党中央的报告信,一并被收入到《南昌起义》一书中。


在党组织的关怀和帮助下,赵輖身体得以康复,按照组织安排,从事兵运工作。3年间,赵輖参与策划了两次兵变,一是到建国豫军做兵运,二是到杨虎城部队搞兵运,掩护和安排了程子华等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


1930年秋,党中央派赵輖等同志到鄂北红军工作,并担任红9军第26师师长。1931年3月上旬,敌人向鄂豫边苏区发起第二次围剿,赵輖带领二十六师迅速由宜东开往枣西迎敌,经过激烈交锋,首战取得了胜利。


红二十六师主力军在璩湾附近的钱家寨遇到敌五十一师一个营的阻击,红军战士在赵輖的带领下冒着密集炮火,勇猛冲锋,经过数小时的英勇激战,终于突破敌人的防线。但是,赵輖在战斗中负了伤,流血过多,壮烈牺牲,年仅24岁。


虽然他所领导的红二十六师存在的时间较短,但这支人民武装在党的领导下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维护群众,打击了反动势力,唤醒了民众,创建了苏区,为襄枣宜根据地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卓绝的贡献。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