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力齐发 抓党建 促发展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2-12-29 00:00作者:秦建孝来源:原创 去年县乡党委集中换届以来,我们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实施动力、活力、能力、精力“四力工程”为抓手,强基固本抓提升,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全县发展互促互动、共建共赢。 目标激发动力。共同的目标能够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意志,激发转型跨越发展的内在动力。新一届县委班子到任后,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建设“三晋十强县”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干部入民心、工作入名次、产品入名牌、幸福指数入名首”的目标内涵,制定了“头年起步打基础、二年推进迈大步、三年跑步加速度、四年跨入冲刺路、五年决战进十强”的“时间表”、“路线图”, 极大地鼓舞和提振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决心,点燃了全县上下为实现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的动力和激情。 机制增添活力。蓬勃的活力源于科学的机制。只有不断创新机制,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人的因素,为干事创业注入新的活力。一是建立竞争选拔机制。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拿出11个乡镇长职位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公选,形成了“能者上、庸者让”的用人导向。二是健全定期轮岗机制。进一步加大县乡、部门、行业、乡镇之间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类别、不同工作经历干部的交流力度,有效激发了干部队伍的活力。三是完善责任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开展了转型跨越杯、党建红旗杯、创优环境杯“三杯”竞赛活动,促进了各项工作争先进位。 学习提升能力。勤奋学习,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抓好外出学习。积极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走出去考察学习,呼吸“新鲜”空气,破除保守僵化,开阔思维眼界。二是不断培训充电。采取“四位一体”的党员干部教育模式,实行定目标、定内容、定对象、定时间、定途径“五定工作法”,增强了干部培训的针对性、操作性、灵活性、实效性。三是强化一线锻炼。每年选调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偏远农村、项目一线任职锻炼,实行科级后备干部、新录用公务员分批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制度,提高了各级党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事业凝聚精力。只有靠事业,才能最大程度的感召人、团结人、凝聚人。建设“三晋十强县”,作为沁水21万人民共同的事业,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在这一事业的感召下,一年多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深入开展“下基层、变作风、入民心、惠民生”活动,为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2000余件,送去帮扶资金300余万元;全县上下积极奋战在经济转型、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农民增收的第一线,相继上马了中电明秀发电、力宇装备制造、枫彩彩色苗木、大象农牧、柿庄食用菌等一大批支撑转型的标杆项目。去年,全县招商引资资金到位率全市第一、全省第四,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市第一,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强劲态势,荣获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崔利民)
文章分类:
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