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阳辿、帅家战斗匪首漏网之谜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7-17 15:22作者:闫书广来源:晋城党史网 1941年春,沁南境内散兵游勇土匪兵痞多如牛毛。其中较大的是李坤春、张根来的两支土匪队伍。这两支土匪队伍有300余人,到处烧杀掠抢,无恶不作,给沁南地区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941年冬到1942年春,太岳支队57团、17团开赴沁南开辟抗日根据地,相继成立了沁南县委和沁南县抗日县政府,积极发展地方抗日武装,除组建发展抗日一大队外,还组建起了县一大队。地方武装积极配太岳支队发动群众、抗击日寇,保卫群众利益。1942年2月,当侦探到李坤春、张根来两支土匪队伍窜到距沁南县政府仅六七里地的帅家、西阳辿,准备与张马日本驻军投降时,我太岳支队17团和沁南抗日一大队,3月18日在南阳集结,决定消灭这支作恶多端的土匪。战前尤太忠团长由向导带队,亲自化装侦察,了解地形地貌与敌军兵力部署。当天夜里三点钟,分兵四路秘密地向预定地点进发。3月19日拂晓,我军四路兵马均已到达指定位置,摸掉敌人岗哨。北路兵马跃上山梁向帅家、西阳辿飞速前进,西路很快占领景家圪堆高地,严密封锁杏则山口。已经包围了帅家的我军,派小分队突入村内,用运内打外围的战术,逼敌人出走。小分队在村内一阵猛打,土匪乱作一团,急忙向村外逃去。外围部队与小分队里应外合,歼灭和俘虏敌人100余人。 与此同时,攻打西阳辿村李坤春的我军,迫使敌人退入村东低洼地带,从西南部向敌发起猛烈攻击,迫使敌人迅速向村东突围,试图与帅家张部土匪靠拢,却遭到从帅家得胜的我军的迎头痛击。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我军取得大胜。共歼敌300余人。缴获 迫击炮1门,轻机枪4挺,步枪200余支。为巩固沁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但美中不足的是几个主要匪首既没有被击毙,也没被俘虏。此次战斗严密封锁消息,组织缜密,行动迅速,为什么匪首们漏网了呢? 战斗结束当天,尤太忠团长就找到时任沁南抗日县政府一区区长的李易书同志。尤团长说:“张、李两股土匪已被全 部歼灭,但却不见几个主要头头。你人熟,我走以后你派人到附近沟汊或土窑洞内查看一下,看是否藏在附近,如果发现即着人到南阳报告一下。咱们没见过面,但你的情况 我是了解的。”在送走尤团长后,即让区警在村里找了几个年轻人,分四路查找。陆续回来的人汇报说,没有发现匪首躲藏情况。多少年过去了,尤团长的吩咐李易书老人一直挂在心上,但却一直无结果。直到他离休后与南下福建回县定居的杨玉洪,在县城见面谈起这件事时,杨玉洪才说:“我是前朱家坡人,这件事我比你知道得多。张、李二匪蹿回沁南时间不是三月十八日,而是十六日晚上,悄悄地住到朱家坡,准备投敌。第二天派人把他们的家属都接到后朱家坡,同时派人与张马日本人联系,派代表到小南坡谈判,时间是十八日。张马敌人代表是马玉龙。敌人的条件是必须改编队伍,张、李二匪是只投降不改编。结果没有谈成。二匪怕敌人报复,十八日晚上就把队伍转移到西阳辿、帅家。然后几个头头带上家属黑夜从黄岭怀向东住到了吉坪沟。”吉坪沟距离帅家就几百米,太岳支队包围帅家时,从前岭路过时就是从吉坪沟南边绕过的。张、李二匪首几个头头听到枪声后,急忙带上家属跑到沁西土匪三大队那里去了。 李易书是沁南抗日县政府一区区长,后任县政府秘书,沁南抗日高小校长。他提供的这一史料回答了尤太忠团长当年的疑问,破解开了张、李二匪首漏网之谜。 (责任编辑:韩玉芳) 下一篇八一特稿 | 难忘的岁月
文章分类:
凭栏观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