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大吕出陵川 ——抗战名曲《在太行山上》诞生地考证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2-12-29 00:00作者:靳宏伟 张建军来源:原创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这首歌诞生七十多年,以其优美的旋律,恢宏的气魄,坚决的意志,唱遍了祖国大地。大家都知道这首歌的曲作者是冼星海,词作者是桂涛声,但其诞生地是太行之巅的陵川长久以来却鲜为人知。

《在太行山上》这首歌曲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它自身的魅力,激起了亿万华夏儿女的报国热情。尤其体现了太行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它是太行山军民向天而歌的冲天号角,它是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黄钟大吕,它是民族抗战的英雄史诗。因此,考证这首伟大歌曲的诞生地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重要意义。

在太行山上,一度有《在太行山上》创作于陵川的说法。1985年,原陵川县史志办主任张振山陪同县政协副主席、文史专家王长发到王莽岭一带下乡,曾亲耳听他讲述王莽岭一带是陵川牺盟会的主战场,当年在陵川牺盟会工作的桂涛声亲眼目睹了王莽岭“铜墙铁壁”般的大气磅礴后,又融合了佛山“千山万壑”的雄浑澎湃,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抗战名曲。问及为什么没考证,已是陵川文史名家的张振山坦言说当年另有任务无心考证此事。在晋城和陵川,大多数人对此创作将信将疑,甚至有人认为空穴来风,置之不理。2008年,晋城市委党校的吉中,拿来了一本《红都影帅》的书,其中第19页提到了桂涛声在陵川寄《在太行山上》词曲的情况。这段话再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们怀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决定对这首歌的诞生地进行全方位的考证。

众所周知,《在太行山上》这首歌的词作者是桂涛声,曲作者是冼星海,要想证明这首歌诞生在陵川,首先必须找出当年桂涛声和冼星海在陵川活动过的记载或证人,然后还要进一步验证这首歌的歌词和当年陵川的山川地貌及抗战文化的吻合程度。我们沿着这样的推理思路,展开了一年多的艰辛考证。最终的结论让我们欣慰和惊喜,我们的结论是:《在太行山上》的诞生地是太行之巅的陵川佛山。

耄耋老人述青史

往事并不如烟,循着历史的足迹,我们沙里淘金,反复筛选,有幸采访到了一些人和收集了一些资料,尤其是以下几位投笔从戎的亲历者,给了我们最重要的证据。他们曾经是风华正茂的少年,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了,尽管年事已高,但头脑清晰,思路敏捷,他们分别是:86岁的武文德,原陵川抗日儿童团成员;89岁的赵子纯,原陵川游击队战士;89岁的李中顺(少将),原陵川牺盟会成员。

2009年10月7日,一个雨后初晴的日子,我们一同来到陵川东关状元巷武文德住所采访。武文德老人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生于1925年,属牛,采访时86岁,曾是抗日儿童团团员。武文德在部队还上了抗大分校八个月,毕业证上写的是“抗日军政大学华北分校”。退休以后在陵川从事资料整理和回忆录工作。对抗战初年的情况如数家珍,他给我们详细地回忆了抗战初期陵川城风云变幻的情况,现择要整理如下:

靳宏伟(以下简称靳):“您知道桂涛声和冼星海吗?”

武文德(以下简称武):“知道。1938年春天,党从陵川选拔了两批文艺干部,第一批加入了太行山剧团,带走的学生主要有苏云、赵贵宝、武爱文等人(苏云:曾任长春电影厂厂长;赵贵宝:著名的战地记者,曾任山西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带队老师是洪荒(阮章竞)等人。第二批党派来的干部是桂涛声、冼星海等人,他们住在八蜡(发音读咋)庙(现陵川公安局附近,八蜡庙解放后拆除),贴出了招收文艺儿童团的广告,当年我十四岁,一共十七名儿童参加了陵川抗日儿童文工团。”

武文德老人边讲边唱,他半是回忆半是激愤的歌声,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戎马倥偬的抗战岁月,站在我们面前的不再是一个沉默的老人,而是一个充满仇恨,同仇敌忾的抗日儿童团团员。

靳:“您什么时候见到的桂涛声和冼星海?”

武:“到了1938年4月20左右,冼星海和桂涛声来了,他们住在八蜡庙,经常来文艺班讲话,动员大家抗日。”

靳:“冼星海长什么样?”

武:“二十几,大背头,个子不高,和桂涛声差不多,不是矗天矗天高,当时也不瘦。桂涛声比冼星海瘦一点,很活泼,说:你们愿意来,无条件接受。”

靳:“‘桂代表’有什么细节?”

武文德曾多次陪“桂代表”吃派饭。“桂代表”带领儿童团下乡,老百姓给他做鸡蛋拌汤,他坚持吃糊饭(当地用小米和玉米面做的糊状早餐),非常朴素。

讲话中老人一声一个“桂代表”,多么亲切的称呼,多么鲜明的时代记忆。正和桂涛声任政治代表的身份相吻合。

2009年12月24日,我们在武文德的带领下,冒着严寒来到了陵川东关赵志纯的住所。有幸采访到了这位88岁的抗战英雄。赵子纯,1921年生,陵川县崇文镇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一九四五年六月入党,身经百战,戎马半生,先后参加了百团大战、辽沈战役、华中战役、四保临江、解放海南岛和抗美援朝战争。老人家中还有自制的“四保临江”、“解放海南岛”等作战挂图。1958年到中条山林局工作,1983年离休,离休后享受正处级待遇。现年八十九岁。

靳:“您认识桂涛声和冼星海吗?”

赵:“认识。1938年部队回来扩兵,我17岁,给桂涛声当通讯员。桂涛声爱讲话,经常带领我们喊“中华民族万岁”,我们都尊称桂涛声为“桂代表”。冼星海见过,印象不深。”

靳:“您当时主要做什么?薪水是多少?”

赵:“我当时先给李谊宣当通信员,后来和郭秋秋两人给桂涛声当通信员。当时的薪水是李谊宣给的价5元。当时王赓仁当司令员,李谊宣当副司令员,桂涛声是代表。赵的主要任务是扫地和唱流亡三部曲,唱歌由洪荒指挥,有时候桂涛声讲话,有时候陈荒煤讲话。”

靳:“您对桂涛声有什么细节印象?”

赵:“桂涛声丢了刮胡刀,问我:小赵,是不是你要了?我对此印象非常深刻。”

我们对赵子纯的口述进行了查证,晋城党史《中国共产党晋城历史》明确记载有陵川游击支队的情况,反映完全一致。无疑,这是一个襟怀坦荡的革命老人,这是一个高尚情怀的的战斗英雄。

正当我们感到冼星海的证人略显单薄的时候,原陵川县县志办主任张振山提醒我们采访一下陵川在外军界领导的思路,并亲自打电话和身在郑州的原河南省军区政委李中顺联系,在联系稳妥之后。我们决定前往采访。  

2010年6月26日上午,我们来到郑州纬5路河南省军区干休所采访89岁的将军李中顺。李中顺,陵川北关人,早年参加陵川牺盟会,后曾任河南省军区政委,采访时思路清晰,语言流利,高兴时发出豁达的朗笑,非常平易。现择要记录如下:

靳:“您认识冼星海吗?”

李:“认识。”

靳:“(吃惊地)您认识冼星海?”

李:“(微笑)冼星海当时就很有名,我怎能不认识。我想冼星海还比较赏识我,因为我识简谱,学音乐比较快。”

靳:“具体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李:“1938年2月,陵川举办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小学教师集训班,地点是县城西街小学校。我是代我父亲去培训的,共有四十多人,小学教师都比较大,像我这样十五、六岁的较少,主要是宣传抗日政策,学唱革命歌曲。”

靳:“冼星海做什么?个子怎样?”

李:“冼星海是通过教歌传授革命思想,许多人在下面学。他教的第一首歌,是教歌的负责人,非常认真,个子中等稍高点。”

我们采访到李中顺,才终于找到了冼星海在陵川活动的又一明确见证人,也得知冼星海在陵川仍然是从事抗战宣传教歌工作的,李中顺描述的冼星海和武文德描述的冼星海相貌也一致。至此,1938年春,桂涛声和冼星海在陵川既有资料记载,又有健在的见证人,他们和洪荒等早在上海就相识,在陵川都从事党的宣教工作。已经完全具备了创作《在太行山上》的作者条件和抗战的时代背景。

接下来应考证创作的时间、地点和情景了。

叩问佛山证当年

为了考证佛山日出与《在太行山上》环境及情景的一致性,我们耐心地等到桂涛声等人登佛山的5月份,以求最大的真实性。

我们首先要验证佛山日出情景和歌词中情景的一致性。熟悉地理的人都知道,“千山万壑、铜壁铁墙”的山川地貌无疑以太行山隆起最猛烈的陵川东部最为突出,这和“青山隐隐水迢迢”的江南山水有本质的不同,和“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的长江风景也迥然有别。即使和“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丘陵风貌也有截然的不同,黄土的易冲刷性缺少了岩石壁立千仞的刚毅和坚强,形不成“铜墙铁壁”的地质景观。在确定了陵川东部这个基本的描述范围之后,我们进一步春天拂晓登上佛山考证吻合的程度。

佛山之巅旧有凌云寺。站在凌云寺的台基上,东望群山奔涌,千山万壑,远处王莽岭数十道山脊线宛如一幢幢铜墙铁壁,将佛山紧紧地护卫,站在佛山顶上,有一种力量的传导和升华。使人充满了一种力量感。尤其是东北的板山和东南的熊山,不仅形成对佛山的拱卫之势,而且形成一种观赏日出的画框相应,使红日初升形成一种壮丽热烈、蓬勃向上的情景。给人以无穷的光明和无限的力量。眼前的情景依然和歌词中所写的“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是多么的一致。而1938年,陵川已到处是抗战的热潮,抗日运动此起彼伏,妻送郎,母送子,到处是高昂的抗战的情景,和“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相呼应。

看着眼前佛山壮丽的日出情景,听着此起彼伏的阵阵松涛,我们仿佛又回到了1938年的春晓,桂涛声、冼星海和李曼等人登山的情景依稀在目,我们小心地印证着武文德清晰而悠远的记忆。5月3日晚他们在佛山脚下的六泉演出抗日剧目,4日凌晨3点(陵川方言叫起五更)便出发登佛山,当师生一行登上佛山顶时,正是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金光万道之时,师生们不禁欢呼了起来,女教师李曼激动地指挥学生们在佛山之巅唱起了革命歌曲,儿童团在老师的指挥下,一遍又一遍唱起了铿锵有力的歌声。当此情景,站在太行之巅佛子山上,面对着一轮喷薄而出红彤彤的太阳,远处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千山万壑,近处是披着围巾的李曼忘情地指挥着一群自由自在的青春少年,桂涛声的创作灵感迅速被激发了,他在佛山顶上的古庙旁忽而辗转盘桓,忽而若有所思,忽而相握低唱,忽而相视一笑,很快灵气十足的桂涛声吟出了歌词,兴奋热烈的李曼迅即组织文工团在佛山顶上一遍一遍地试唱。在红日的烘托下,在群山的映衬下,冼星海、桂涛声率领的陵川抗日文工团在佛山顶上庄严地唱响了这首歌曲,大山给了他们抗日的力量,红日赋予了他们战胜敌寇的信心,歌声振奋了他们抗战到底的决心,看到李曼和队员们高涨的抗日情绪和气壮山河的演出情景,李曼和桂涛声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他们感觉到一首脍炙人口,振奋人心的抗战歌曲就要诞生了。他们创作抗战歌曲战胜敌寇的信心更加坚强了。

通过对佛山的实地考察。我们可以肯定,佛山顶上的日出景观和自然地理完全吻合《在太行山上》的情景。只是时光流逝了60多年,和煦春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艺术佐证几经年,为了调查清楚《在太行山上》诞生于陵川的来龙去脉,我们还有必要从歌词的内容特色,创作规律,时代特征等方面去验证这段不平凡的创作过程。

一、《在太行山上》的艺术情节源自陵川抗日剧目《四杯茶》,符合陵川方言和抗战形势。

在武文德家中,老人给我们演唱了当时陵川抗日儿童文工团演出剧目《四杯茶》(又叫自动参军)唱词:

儿:“自动参军上前线,打败鬼子保家园,头杯茶呀敬我的爹,我去当兵您当家呀。”

爹:“去吧,好好到前方打鬼子,不要心焦家。(心焦,陵川方言,担心之意。)”

儿:“二杯茶呀敬我的娘,我去当兵娘少想呀。”

娘:“好好打鬼子,把鬼子打败,不要想家。”

儿:“三杯茶呀敬我的妻,我去当兵少哭啼。”

妻:“去吧,不哭啼,这是光荣事。”

儿:“四杯茶呀敬我的妹,我去当兵陪嫂睡。”

妹:“去吧,哥哥您放心吧,我和嫂嫂在一起。”

从当时抗日儿童文工团的演出剧目《四杯茶》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影子,由原来爹、娘、妻、妹四人送别抗日儿郎的场面,浓缩为最有亲情感染力的母亲和妻子场面,可以说这《四杯茶》的故事情节是《在太行山上》情节的源头或雏形。另外,这个“母亲叫儿打东洋”中的“叫”字,在陵川口语中使用频繁,至今沿用不衰。

从《中国共产党晋城历史》的统计数字来看,1938年,陵川自卫队等三支队伍扩编为第二战区行营游击队第一支队,队伍由原来的300多人变成了1000多人。陵川县一次参军人数就达410人,确实出现了“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感人局面。

二、关于《在太行山上》创作的其他记载,也可以从侧面证明最初的创作地不在武汉。

浙江日报副刊西彦文章《回忆良师冼星海》,冼星海介绍说:“我的诗人朋友、词作家桂涛声同志冒险去了一趟太行山,看见了朱总司令领导的八路军,也看到了太行山上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当兵的感人场面,便写了一首《在太行山上》的歌词,请我给他谱成曲。”这和武文德关于桂涛声在陵川从事抗战宣教工作,登佛山创作了《在太行山上》正好吻合。

《炎黄春秋》载刘大明署名文章《〈在太行山上〉的词作者桂涛声》“阿桂在誊抄这首歌词,将要寄给冼星海时,我正好在他旁边,因此快速地浏览了一遍,大概半月后,阿桂把冼星海谱好了曲的《在太行山上》歌篇给了我,并说:“唱吧!”我不由得照着歌谱哼了起来。不久《在太行山上》广泛地传唱起来。直到今天!”说明桂涛声在武汉是誊抄的,这和在陵川创作不矛盾。

星海故乡网页记载了当年冼星海在武汉和周恩来、郭沫若演奏试唱《在太行山上》,文中写道“冼星海坐在钢琴前边,看着谱架上刚刚写好的五线谱在试奏。接着,他又自弹自吟地哼唱:红日照遍了东方……他们站在门口看着冼星海在修订《在太行山上》。”这和武文德所说的在佛山顶上试唱《在太行山上》也不矛盾。试想,在兵荒马乱的陵川佛山顶上,桂涛声灵感激发,即兴创作了《在太行山上》,并且教陵川抗日儿童团简单试唱,是在陵川战乱条件下能够做到的最好方式,根本不可能找到试奏的钢琴,冼星海的钢琴调试谱曲只能是艺术作品的二度加工了。

曾经在陵川战斗生活的著名作家洪荒(阮章竞)的文章《赤叶河后记》记载一九三七年冬天,我是从这里的南端登上太行山的。我曾亲自听到“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这支英雄的歌,升起在这千山万壑中,由此可见,《在太行山上》这首歌确实是在陵川的千山万壑中诞生的。

三、《在太行山上》反映了抗战初期同仇敌忾的高昂士气和坚定决心,吹响了太行抗战的冲天号角。

从创作时间上看,这首歌是反映国共联合、守土抗战、拒敌于门外的一种战争情绪和决心。《在太行山上》创作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5月,当时正是国共两党联合抗战,同仇敌忾的高潮,尤其在山西一带,卫立煌和朱德率领国共两党的部队共同抗击敌人,成为当年合作的模范区。就在桂涛声创作《在太行山上》前夕,赵寿山率领的十七师在高平一带痛歼敌人,中央军、西北军、八路军等在太行山上联合抗战,一度重创日军。

从内容上看,这首歌完全是反映国共联合守土抗战的。站在太行绝顶上的《在太行山上》体现了抗战初期中华民族军民众志成城的坚定决心。正是站在佛山顶上才升腾起的那种气吞山河的雄浑壮阔,你才会产生凛然不可侵犯的豪迈情怀。进而产生出“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让它在哪里灭亡”的伟力和决心。正因如此,在全国抗战一周年纪念活动中,这首歌被选为公演纪念特别曲目,在八百里太行轰然作响,威震敌胆。

综上所述,从《红都影帅》的回忆到《中共晋城党史》的记载;从三位革命老人的口述历史到其他创作版本的推断;从佛山之巅的景观考证到歌词内容的文化特点;从陵川抗战宣传活动的实际到歌曲创作的艺术修改,《在太行山上》这首歌都能够和当年陵川特有的人物、地点、时间、事件相吻合。

因此,我们认为《在太行山上》这首著名的抗战歌曲诞生在太行之巅的陵川,地理环境契合,相关资料翔实,亲历人健在,采访清晰可信。桂涛声、冼星海等人在风云聚会的佛山之巅创作完成歌词,并初唱了这首伟大歌曲是真实可信的!

巍巍太行群山,藏着数不尽的谜底。考证完毕,我们不禁想起了一句诗: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责任编辑:崔利民)


文章分类: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