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英烈留青史 抗日军民树丰碑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06-09 12:00作者:田小波来源:晋城党史网

——记张仰村抗日烽火岁月


太行山是八路军英勇抗战的坚强堡垒,这里涌现出无数的抗战英雄,歌曲《在太行山上》生动展现出中华儿女奋起抗战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顽强拼搏,奋勇向前。抗战时期,陵川县西河底镇张仰村民兵组织和老百姓为支援八路军、抗击侵略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建党100周年.jpg


鬼子疯狂大扫荡   抗日政府初成立


1938年秋,一支鬼子小分队头戴钢盔帽,脚穿大头鞋,全副武装从晋城方向袭来,犹如发疯的野兽,端着枪疯狂地闯进了张仰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不到一个时辰,村内十余口男女老少死于非命,大量牲口被抢走,三十余间房屋被烧毁,熊熊火光滚滚浓烟笼罩在张仰村上空,景象惨不忍睹。鬼子离开时途径张仰村南的“造山”,在山顶最高处插下了一杆扎眼的太阳旗。


1939年三月初五,鬼子又一次从三泉村方向袭来,途径堆岭、东场、三街掌进入张仰村内,村里再次遭到了血腥扫荡。


此后鬼子在原泽州县大兴乡峰头村设立日伪军据点,开始了侵略的步伐。为抗击日寇,赶走侵略者,1940年,陵高县抗日政府在原高平县石末乡候庄村成立,县长路先文、公安局长张魁元、独立营长常东方。与日伪军展开了殊死周旋。


日伪成立维持会   杀害村长侯春发


日伪军强令各村成立维持会,要求村民定期上交牲畜、粮食等生活用品。但各村表面服从,暗里各种反抗,拒不上交。1940年春天,日伪军通知各村负责人到峰头日伪军据点召开会议,恐吓不服从的村将对其采取三光政策。为了迫使各村屈服于日伪军的淫威,日伪军针对带头打断维持的张仰村,对来参会的村长侯春发残暴的进行了割耳、挖眼、军犬撕咬等惨绝人寰的残酷折磨,侯春发英勇就义。


北岭山上祖师庙   大义拆除援抗日


据村里的老人们回忆,张仰村北岭山上有一座祖师庙,一进两院,北七间,东西各六间,气势宏伟,世代香火旺盛。北岭山海拔最高,站在山顶处可将陵高县抗日政府石末乡候庄村尽收眼底,经常有日伪军在此窥探抗日政府的行踪。1943年春,为防范鬼子以北岭山祖师庙为至高点对抗日政府造成威胁,抗日政府与张仰村协商拆掉庙宇,张仰村以抗日大局为重,服从命令,忍痛割爱,组织村民拆除了祖师庙。


秘密召开代表会   建立抗日根据地


1944年初,陵高县抗日政府委派共产党员武克到张仰村,在煤窑场秘密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传达了抗日政府关于设立张仰村为抗日根据地的决定,成立了民兵武装组织。民兵成员侯福女第一个表态:停止向峰头日伪据点上交物品,并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鬼子斗争到底。大会还选举产生了村长冯来保、民兵队长侯金堂、副队长侯老胖、情报员冯小麦等,组织成立民兵40余名,抗日政府为民兵配发了两支步枪。村内大户冯德生贱卖20亩土地购买一支步枪捐给了民兵组织。


智战游击打鬼子   巧计抓捕坏特务


张仰村武装民兵保护村内百姓安全并和日伪军展开了游击战,为了与黄庄、三槐庄、附城镇等东部村庄加强沟通联系,在村北“十三亩地”位置插一面红旗为信号,红旗升起就表示有日伪军从据点内出动了。


1944年夏,日伪军在张仰村西“沙疙瘩山”附近活动时,与在此进行侦察活动的张仰村籍八路军战士冯保发和独立营两名战士巧遇,双方发生了激烈枪战,没有占到一点便宜的日伪军当天在据点内朝张仰村发射炮弹5发,第二天又有鬼子飞机在张仰片上空投下两枚炸弹。


峰头据点内有三大日伪军头目,分别是姚布九、王库仓、何润昌。特务张宝堂仗着舅舅王库仓是日伪军头目,频繁到张仰村要钱要物,敲诈勒索,打探民兵行踪。民兵队决定对张宝堂实施秘密抓捕,捎信给张宝堂村内有重要情报引诱他进村,在张宝堂晚上进村打探消息时,民兵队长侯金堂带队成功进行了抓捕。日伪军发现张宝堂被抓后,张宝堂舅舅王库仓气急败坏捎来狠话,若三天内不把张宝堂交回来,他将亲自带队来村扫荡。


日伪奸计血屠杀   十二勇士埋忠骨


张仰村地下煤炭资源丰富,煤层浅,煤质好,村内有多家煤矿,附近村庄用煤皆来张仰村购买。1944年11月,抗日政府规定:凡是来张仰村拉煤必须持有陵高县抗日政府开具的路条,否则路岗不予放行。日伪军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处心积虑对张仰村民兵展开了一次血腥屠杀。腊月二十三,偏桥底村给民兵送来两袋白面,说是临近年关给兄弟们改善一下伙食。当天晚上,民兵在龙王庙驻地汇餐,饭后部分民兵回家,民兵骨干成员在驻点留守。凌晨四点,正是防范最为薄弱之时,日伪军分两路朝张仰村袭来,两支队伍鬼鬼祟祟摸到了张仰村龙王庙脚下,对民兵驻点展开了包围、封锁。一声枪响后,龙王庙阁楼上的哨兵第一个牺牲。黑夜刺耳的枪声惊醒了熟睡中的民兵,队长侯金堂迅速组织民兵投入到战斗中来,激战数小时后,由于敌人有备而来,古陵大地上张仰村十二民兵壮烈牺牲,分别是:侯新义、侯生孩、李聚德、侯老胖、李东孩、侯丑孩、冯蹄孩、冯三斗、冯小麦、侯金堂、张小苟、冯根肉。天亮后,凶残的日伪军又对百姓进行了疯狂的扫荡,抢牲口,抢粮食,抢被褥,一时之间哭声、喊声、枪声连成了一片。日伪军撤离后,村民厚葬了十二名勇士,抗日政府组织各村来慰问悼念。十二名勇士的牺牲,更加激起了村民对日伪军的仇恨,坚定了大家和日伪军斗争到底的决心。


图片1_conew1.png


全民参战迎胜利   青史留名大张仰


民兵驻点被偷袭给各村敲响了警钟,抗日政府加强了民兵力量和村与村之间的联系与信息交流,为日伪军据点送水、送炭的附近村民也成了内线,源源不断把情报送到民兵驻地。


陵高县抗日政府组织各村民兵开展麻雀战、运动战,极大地破坏了日伪军据点的沿线交通,阻挠了日伪军侵略的步伐,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1945年2月,鬼子被赶出了陵高县地区。张仰村村民在抗日战争中,前仆后继,勇往直前,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赶走侵略者、赢得抗战胜利建立了卓越功勋。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弘扬太行革命老区精神,传承张仰村厚重深沉的红色文化。以当前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在工作之余利用将近两个月时间多方走访、求证,深度挖掘了陵川县西河底镇张仰村先辈们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波澜壮阔的抗日烽火革命事迹。


谨此纪实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以及不畏艰险、用鲜血捍卫民族尊严保家卫国的太行军民。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气冲霄汉的民族豪气,感受到了中华儿女舍生忘死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伟大抗战精神不仅属于那段血与火交织的不屈岁月,而且历久弥新,不断给予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兰花煤化工公司驻陵川县西河底镇张仰村第一书记   田小波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