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当先锋处逆境辗转长征路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2-09-09 00:00作者:黄克诚研究所来源:原创

  红三军团野战医院。  
  10 月的阳光,依旧火辣辣,刺射人眼。阳光透过樟树树叶照在地上,留下参差斑驳的黑影。  
  黄克诚急匆匆走进医院。  
  驿前镇战斗结束后,红三军团撤回于都。这时,中央局书记博古来到三军团,召集团以上干部会议,他告诉大家,红军将要转移阵地,动员部队突围。但是,博古没有讲红军究竟要到哪里去。  
  其实,广昌战役失利以后,李德、博古就在上层秘密开始了战略转移的准备工作。不过,准备工作是不充分的。“突围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保守秘密。”在这种“左”倾思想指导下,红军突围转移成了一种秘而不宣的意图,甚至连很多党的高级领导人都不知道。  
  不过,随着准备工作的秘密进行,还是让人嗅出了一些异常的味道。  
  9 月29 日,《红色中华》发表了张闻天的一篇文章《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  
  黄克诚注意到,文章虽然还存在着肯定“堡垒战”、“进攻路线”的“左”  
  的错误观点,但是文章已提出反对“在苏区内部同敌人拼命,直到一兵一卒,同苏区的每寸领土共存亡”的观点,特别指出应当“依照当时的具体环境而决定采取进攻、反攻、防御以至退却的斗争方式”。  
  博古的讲话和张闻大的文章使黄克诚敏锐地察觉出中央已打算放弃中央苏区,有向外线转移的迹象。  
  因而,黄克诚急忙赶来野战医院,动员伤病员立即出院。主力红军一旦突围,滞留中央苏区将会面临极为危险的境地,黄克诚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他穿过简陋的病房,疾步向红四师三营营长张震的病床走去。  
  病房里显得有些脏乱与嘈杂。  
  三营营长张震正倚靠在床上,若有所思。  
  张震身材高高的,略显瘦弱,面容果敢坚毅。他是在驿前镇战斗中英勇负伤的。  
  黄克诚推门走进病房,来到张震病床前。  
  “你快出院吧。”黄克诚开门见山,向张震说道。张震猛然一愣,心里直纳闷:虽然自己只是伤了手,并不严重,但是,政委平时很关心下级的呀,今天这是怎么了?张震忍不住开玩笑他说:“我为什么要出院?伤还没好呢!”他知道黄政委待人随和,平易近人,从不摆架子,干部战士们和黄政委在一起时都很随便。  
  黄克诚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板起脸严肃地说:“伤没好也要出院,这是命令!”  
  说完,转身准备出门。  
  忽然,他好像想起了什么,又转过身来,向张震说道:“上次打赣州时,我说过要砍你的头,说你没收了人家铺子,这事情搞错了,不是你那个连,怪我没好好调查。”  
  张震默然了,两年前的那件小事,政委还记得这么清楚,使他深受感动。  
  原来,1932 年初,红军打赣州,张震担任黄克诚率领的红一师一连连长。  
  在迸逼赣州以后,红一师有一个连没收了城边的一家铺子。黄克诚政委一听,火冒三丈,上级三令五申,要求执行正确的经济政策,反对没收工厂、银行、商店,竟然有人顶风而上,这还了得!黄克诚叫上警卫员,直奔张震的一连连部。情急之下,黄克诚只听说是一连干的,也未进行调查,就来到了一连连部门口。  
  “张震,你出来,我杀了你的头!”黄克诚禁不住火气,嚷了起来。  
  听到政委那沙哑的嗓音,张震搞不清怎么回事,急忙跑出来,敬礼说:  
  “政委,什么事?”  
  “什么事?你们干的好事!你说,你们为什么没收人家的铺子?”黄克诚毫不客气,发出了连珠炮式的质问。  
  张震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年轻气盛,火也上来了:“你凭什么说我们没收了铺子?”  
  “有人反映了。”  
  “谁?”  
  黄克诚刚想说下去,师部方向传来枪声,敌人突袭红军了。  
  于是,这件事就这样撂下了。  
  没想到,两年多后,黄克诚政委还记得此事,并且向他真诚地道歉,张震心里怎能不感动?  
  张震出院后,才了解到黄克诚政委向红四师的伤病员作了大量工作,钟伟、甘渭汉等基层指挥员都被劝说回了部队。  
  直到红军突围以后,张震、钟伟等人才真正明白黄政委的一片苦心。  
  由于伤病员们对于部队马上准备向外线转移的情况一无所知,又没有接到归队的命令,所以黄克诚虽然进行了动员劝说,绝大多数伤病员不想或不能归队。他们后来没有随部队转移,大部分被敌人杀害了,少部分人也不知所终。  
  1934 年9 月,中央苏区处在一种忙乱而又令人不安的气氛中。  
  扩大红军的工作猛烈进行。扩红,已经成为几个月来响亮而急切的口号。  
  征集粮食,生产枪支弹药,编织草鞋..  
  一切紧锣密鼓地进行。  
  大量的新军服、新鞋子、被子、粮食、枪支弹药陆续发放到了红三军团第四师。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