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南疆 心系家乡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9-01-28 09:37 ----李文魁为家乡捐款时的一封信 李文魁夫妇合影照 一九九六年四月,李文魁他在福建听说故乡领东村已成了首批小康村,村上当时还有三座煤矿,可是老百姓吃水还是靠挑井水吃,他十分愁心,为了尽快解决让家乡按装上自来水这一难题,他将自己平时节蓄的五千元钱捐给家乡,(当时他家里连彩电丶冰箱都没有)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后来全村在他的影响下,村里经多方投资,村民们不但吃上了自来水,一条宽敞的公路也修到了领东村,为经济发展带了生机。村支两委为他的善举专门立了一块纪念碑,以示后人。 下面附信如下: 中共领东村支部并转全体党员同志; 同志们好!我人在东海之滨,心系岭东虎头山下,多么盼望家乡能早日奔向小康,乡親们都过上幸福富裕的日子,近悉咱村去年正获得市政府颁发的小康牌匾这一特大喜讯,使我这东海游子心情激荡,欢欣鼓舞,特在此表示热烈祝贺,趁此机会我想对村里的工作提如下几点建议; 一丶安装自来水是群众的迫切要求,应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当然,资金是一大难题,煤矿承包款绝不能动用,此款只能用于归还贷款,我想只能从两方面来作文章,一是发动群众集资,或者平均摊派,具体办法同群众商量;二是让咱村三个煤矿在承包款之外无偿赞助一些,再向我村在外工作人员发信要求赞助,凡是岭东的子民都意支持这件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好事,在此,我同老伴李夏娇拿岀仅有的一点节蓄人民币伍仟元,作为我全家为安装自来水的一点微簿奉献。此款侍你们筹款开始立即汇去,上述筹款办法能否行通请斟酌; 二丶选专人管理煤矿承包款,此款只能用于还贷,不能挪作它用,千万不敢将此款零打碎敲; 三丶选派內行到晋城人承包矿去任副矿长,切实监督其按合同规定进行采掘,据说他们在井下就近回采,如不立即采取断然行动,咱村的聚宝盆将毁于晋城人手里,我想有荣丶更新二人业务熟丶有水平,可在二人中挑选一人,去任此责,如有年轻人能胜任更好; 四丶三个煤矿的承包款必须毎年兑现,到年底不能兑现者立即中止合同,不把住这一关,承包费将会成为墙上画饼; 五、村委要勤俭理财,财政公开,要选监督小组定期检查村委帐目,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漏洞,杜绝浪费,真正做到廉洁奉公,把钱用在刀刃上。以上意见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高平籍宁德离休干部李文魁 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如下附他的亲笔信件: 注:有荣、更新二人属于国营煤矿退休人员,对煤矿管理很有经验。 他为了鼓励村支两委干部,当年秋季自撰自书了一幅字,内容为:"腾飞"还编了四句顺口留:昔日穷山庄,今日达小康,永远跟党走,腾飞到天堂。此幅字在捐款仪式上赠给村支两委上。 这是岭东村为他立的纪念碑 李文魁简介: 李文魁,山西省高平市人,1926年出生于一个穷苦贫农家庭,1939年他年仅14岁就在高平参加了抗日牺盟会,1945年6月在高平抗曰第四区公所任秘书,1947年秋在高平小报社工作,1948年调马村区公所任行政秘书,同年8月调高平财政科工作。 1949年春,他积极响应党中央"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进军福建接管政权。于1950年起先后任宁德县财政局长;1952年任宁德县政府办公室主任;1954年任宁德财经委主任;县委委员;并兼任宁德县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办公室主任;1956年秋调福建省中药材福安公司经理。1957年冬,他受极左路线影响,错误处理蒙冤回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组织上对他进行了昭雪平反,并重新走上工作岗位,1985年9月光荣离休,享受地师级待遇。 (责任编辑:韩玉芳) 上一篇脱了军装还是兵
下一篇从西峪到延安的王近山将军
文章分类:
友好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