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父原体华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8-10-03 10:12作者:原修土来源:晋城党史网

我有一个亲叔父,他叫原体华,是河南省的一个厅级离休干部。

原修土.jpg

他老人家于1926年的除夕出生在一个杨柏大山里的一个只有几十口人的小山庄--孔才村。在那个年代,山里人求学非常困难,我的爷爷很有眼光,从河北镇河北村请了一位老学究卢河水,来孔才教我的父亲、叔父和同村的学童。此后,我的叔父又到外地求学,靠着自己的刻苦,在桃河的阳城第一高级小学上完了高小,做了一段时间的村青年救国会主席,又曽被委派为小学教师。他十七岁那年,报名上了太岳行政干部培训学校,参加了革命。毕业后分配在太岳行署王屋县三区当了一个区助理员。后来,行政区划发生了大的变化,太岳区撤销,王屋县并入济源县,划归河南省。从那时开始,他就一直在河南省工作。先是在南阳地委任机要干事,后又担任专署检察员,记得,他在南阳专署检察院工作期间,回家来探亲,还带着手枪。那时我不过四五岁的样子。1950年任南阳市郊区区长,后他调任三门峡市任检察员,1957年任专署文教局长。1961年到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工作,职务是副检察长。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神州大地刮起了一股极“左”的旋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成为当时的时髦叫法。我们村早在搞土改的时候,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在这只有二、三十户人的小小的村子里也划了两户富农,我的祖父就是其中之一。就因为这一点,一直忠心耿耿为党工作的叔父受到了冲击,调离了检察部门,到开封地委党校工作,但他老人家毫无怨言,一直勤勤恳恳为党工作着。在一九六五年,他担任开封地区党校的党委书记。在那十年动乱中,他也和大多数老干部一样,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挨斗、靠边站、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锻炼。文化革命结束后,1978年被安排到河南省药品检验所担任党委书记。记得1982年秋,我去看望他老人家,他那时已经属于高干了,还自己骑自行车上下班。有时星期天也到单位去。1984年接任河南省防疫站党委书记。1985年离休后,在河南省老年大学负些责,一干就是十四年,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他就把家安在郑州,离休后仍然住在郑州。


记得我几次去看他,他一直保持着一个老干部、老革命的本色,每天坚持看电视新闻,关心党的事业,关心天下大事。如今他老人家虽已九十岁高龄,白天还出去乒乓球,到公园里练气功,每天仍然坚持看书看报,看电视新闻,关注国家大事,关心党的事业。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