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7-07-11 14:13来源:晋城党史网

一、经济体制改革前的大兴调研之风


  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之后,晋城市委为了更好地了解市情,吃准民情,为制定各项政策、制度、意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科学依据,从转变工作作风入手,大兴市场调研之风。


  1993年5月4日,市委决定利用5、6两个月时间,在全市开展一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调查。要求市四大班子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身体力行。调研的课题,一是关于如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尽快推向市场;二是关于加快各类市场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三是关于如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四是关于加强市场法规建设,规范市场行为;五是关于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调研要紧紧联系晋城实际,围绕建立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拿出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有决策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同时,要求市直各部门、各县(区)也要领导带头,组织力量搞好市场经济的调查研究。同年11月12日,由市四大班子领导挂帅,组成10个组,又一次开展百人调查活动。这次调查吸收一些理论水平较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参加,从小康建设、农业、乡镇企业、道路建设、市场建设、改革开放、科技、教育、综合治理、城市建设等10个方面入手,为制定今后的工作计划,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99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鎔基到晋城视察工作,先后视察了北板桥村、东四义村和晓庄村,听取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报告,并对晋城今后的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市委结合贯彻朱鎔基同志的重要指示,再次决定用两个月时间,由市委常委牵头,带领各职能部门,围绕10个专题分别开展大调查。10个专题是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建设、改革开放、城市建设与管理、科技教育、社会治安、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参加调研活动的党政干部1000多人,还聘请了20多名内外地专家、学者参与。市委书记田霍卿、代市长李拴纣等主要领导自始至终参与了调研全过程,推动了这次活动的顺利进行。这次调研基本摸清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提交了20余份有情况、有分析、高质量的调查报告,为市委下一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推动了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调研后,晋城市委向山西省委作了《关于开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调查的情况报告》。以此次调研为参考,出台明年及今后若干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作为指导今后各方面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1995年10月,市委为了改变领导干部会议多、文件多、事务活动多的“三多”状况,以便有更多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定了《关于市委常委参加会议和活动的制度》,规定市委常委今后一般不出席纯属礼仪性的活动,每月下旬为“无会旬”,集中时间进行调查研究。


  1996年8月至10月,市委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市经济工作,分3个行业、3个企业、3种产品和重点工程、重点技改项目、农业产业化、重点财源建设、企业改革等14个专题再次进行调查,并要求写出调研报告。10月14日至16日,市委专门听取各专题调查汇报,并对每个问题的调研报告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1997年10月6日至25日,由市委组织、8名市级领导带队,分扶贫攻坚、企业改制、重点工程等8个专题进行调查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即将出台有关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政策提供依据。


  市委、市政府采取的一系列调研措施,既改变了各级领导的工作作风,也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之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晋城经济上台阶,保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二、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上作文章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和三项制度的改革


  经过广泛开展市场经济大调查,晋城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1992年5月,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要点》,确定 了1992年至1993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方面提出许多措施:针对企业存在的“三铁”问题,改革企业内部干部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内部分配制度;贯彻《企业法》,全面落实企业自主权;推行“5个合同1个责任书”,理顺企业内部领导体制;积极鼓励发展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培育市场、加大流通体制改革方面重点是:加速生产资料市场、劳务市场、资金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和改革力度;国营商业企业实行“柜组承包,联销计酬”,全面推行“四放开”;进一步改革批发体制;打破封锁,拆除关卡,打通城乡流通渠道,保证货畅其流;生产企业继续推行购销承包制,扩大销售队伍;搞好外贸体制改革。在加快住房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方面,市区以集资建房起步,租、售、建、管并举,以后不搞无偿分配住房,主要实行“以售为主,不搞补贴,一次性优惠,适当提租”的办法;加快社会保险制度特别是待业、养老保险和医疗制度改革。同年11月,市政府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全面落实企业14项经营自主权,要求各部门面向企业放权,12个职能部门与市体改委联合行文制定了放权条款124项,对不符合《条例》规定的389份文件进行了废止或修改。此外,选择市丝绸公司、百纺公司等16家企业进行无行政主管企业试点。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国营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了《晋城市大中小型企业定级试行办法》。《意见》对企业干部的管理权限,干部聘任原则、条件及程序,机构设置,职权配备,对企业干部的保护、管理、监督、考核、调配以及后备干部的培养都做出了规定。《办法》改革了从行政上定企业级别、规模、待遇的办法,坚持效益第一,以贡献大小定级别,使企业经营者从追求行政升格转移到千方百计使企业上规模,求效益,搞“自我提拔”上来。晋城市的企业依据地方标准定为小型(相当正科级)、中型(相当于县处级)、大型(相当地厅级),各级别企业的厂长、经理分别享受相应级别所规定的经济、政治待遇。


  在企业内部改革方面,首先针对部分干部职工受资产阶级自由化影响,对社会主义制度、前途产生怀疑和动摇的状况,1992年2月,市委发出《关于在全市县营以上企业进一步引深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意见》,全面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教育。注重加强企业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发挥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教育,企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广大职工提高了对改革的认识,坚定了改革的信念。其次,以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的改革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1992年2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大力推广太原橡胶厂等先进企业经验,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通知》,决定1992年至1993年在全市工交、商业、物资、供销企业大力推广太原橡胶厂等先进企业改革劳动、人事、工资制度的经验,解决企业普遍存在的“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问题。随后,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全市三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了30家试点企业,并组织这30家企业到长治、太原,参观学习长治轴承厂、太原橡胶厂的改革经验。第三,改革了工业生产评价考核办法。市委、市政府决定,从1992年起,全市工交系统实行新的工业生产效益统计和考核指标,并通过新指标建立一套系统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新的考核制度。现行的工业总产值指标,只作为一般统计指标,不再作为评价经济工作的主要依据。


  1993年国有企业内部开始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改革。经过3年实践,到1995年,全市国有企业普遍实行了劳动合同制。这一改革取得良好效果: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打破了干部、工人界限,普遍实行了中层干部聘任制,搬掉了工作好坏照样坐的“铁交椅”。企业采取自荐、推荐和民主测评等方式,经过述职、实绩考核、定量打分、定性评价,从职工中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充实了中层干部队伍,做到了胜任者留、优秀者升、平庸者降、不称职者下。在分配制度改革上,打破了等级工资制,企业结合行业实际,实行了以岗位技能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分配办法,打破了贡献大小都不能变的“铁工资”。在用工制度改革上,坚持条件公开,择优上岗,初步形成了平等竞争、动态组合制度,打破了劳动好坏都能端的“铁饭碗”。经过改革,全市国有企业大体实行二种劳动制度,一是全员劳动合同制,一是合同化管理制。企业对科室实行定编、定员、定岗、定责。对车间、分厂等生产单位实行清岗、评岗、选岗,通过竞争上岗,实现劳动力合理配置。三项制度改革给企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据1992年对30个试点企业调查,与上年相比,产值增长12.1%,销售收入增长27.2%,实现利税增长31.4%,同还未进行改革的地方预算内企业相比,分别高出4个、11.5个和6.5个百分点。同时,在国有企业内部普遍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劳动管理新机制和各种激励机制,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进一步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推进股份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系统完整地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从1994年开始,晋城市委、市政府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1994年1月25日,市委召开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晋城市委、晋城市人民政府1994年改革和发展10大工程实施意见》。10大工程包括:改革开放工程、市场建设工程、小康建设工程、“两高一优”工程、乡镇企业工程、道路工程、教育工程、科技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意见》对每项工程具体的方法步骤和目标都提出了要求。3月28日,根据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的目标要求,全市召开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制定了《1994年改革实施要点》。《要点》立足市情,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培养市场体系为主线,以深化企业改革、农村改革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为重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在股份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要素市场和专业市场培育、转变政府职能、劳动、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意见》和《要点》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前,晋城市的国有企业就本着“坚持试,不求多,务求好,不能乱”的原则,实行了股份制试点。到1993年底,全市有15家国营企业推行了股份制,较规范和成功的是晋城东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和金驹煤电化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以后,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因企制宜,一厂一策。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的主要方式是:第一,多数实行以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为重点的公司化改造,吸收非国有资本金入股,由过去的“工厂制”改组成“公司制”。第二,少数经济效益好、管理效率高、符合产业政策方向的企业,直接改组为国家控股或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第三,作为晋城支柱产业的煤炭企业,抓住煤炭生产、运销体制改革的机遇,实行体制创新,通过联合改组,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组合的、跨地区的、产运销一体化的大型股份集团公司,提高竞争能力,再造优势。1995年,高平赵庄煤矿组建成一个多层次,集煤炭生产、销售、深加工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企业集团。第四,少数军工企业和需要由国家垄断的特殊行业企业,依法改组为国家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使国家从无限责任中解脱出来,真正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第五,以资产为纽带,组建整顿企业集团,使集团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相互参股、控股、交叉持股的股份集团公司,提高规模效益,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促进结构调整,增强市场竞争能力。1996年,按照抓大放小的总体思路,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组建兰花煤炭集团、梅花丝麻集团、晋利化肥集团、冶金铸造集团和饮料集团,全市企业集团发展到23家。1997年,由“六矿一厂”组建的兰花集团正式成立,并成为全市第一家股份上市公司。对于国有小型企业改革,主要以产权制度创新为重点,放开搞活,改革的主要形式是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兼并和破产。


  1996年8月,高平丝织印染厂的资产被晋城经贸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收购,开晋城大中型企业破产先河。到1997年底,全市102户地方国有工业企业有65户完成了改制改组任务,占总数的63.7%。76户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有60户完成了改制改组,其中,破产8户,租赁承包7户,兼并5户,组建集团11户,拍卖2户。市直23户国有企业全部完成多种形式的改制改组,改制面为100%。


  与此同时,狠抓了二轻企业的改革。到1997年,全市116户二轻集体企业有106户已完成改革(包括二轻供销企业),占二轻企业总数的91.4%。其中,组建企业集团4户,股份有限公司2户,有限责任公司16户,股份合作17户,租赁经营25户,兼并1户,破产2户。


  国有企业经过改制,普遍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明确了投资主体,促进了政企分开。晋城市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力争做到投资主体明确。对某些特定行业、特殊产品和特大型企业,按国家独资公司体制改组,明确市人民政府为国有资产的出资人;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投资公司,把某些行政管理局改组为企业性的公司、总会等,明确某些国有资产由这些部门持有;对某些暂不具备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县(市、区)、部门,明确由县(市、区)政府、主管部门暂行投资主体职能。通过这些措施和途径,为明晰产权关系,促进政企分开,为企业逐步摆脱政府行政机构附属物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其次,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了相互制衡机制的形成。在改革过程中,一是将市级“拔改贷”转为投资公司、资产经营公司持股的国家资本金;二是吸收了一部分职工的闲散资金;三是吸纳了境内外法人和自然人投资,包括鼓励企业间互相持股和通过上市发行股票;四是多渠道融资,减轻了企业负债。如为盘活企业存量地,市政府提出《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盘活存量土地服务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1992年至1997年间,国有企业在改革中,政府为改制企业注入国有资本金1250万元,拔改贷转增资本金2697万元,核销企业不良资产9434万元,吸收职工股6467万元,社会法人股4100万元。另外,认真落实省里对企业所得税返还、增提折旧费和增加技术开发费等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加了企业实力。第四,分流分离迈出步伐,经营目标转向效益第一。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不能大批分离冗员,也不能把离退休人员推向社会,而且还承担着厂办学校、医院等许多附属机构的非生产性开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企业的社会负担过重问题。晋城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积极开展了分流分离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对于再就业工作,1997年12月,市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的政策措施,以及建立再就业专项基金,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拓宽再就业渠道与形式等措施。


  晋城的股份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当时仍存在着种种问题,主要是投资主体仍未彻底到位,产权不明晰,股权结构仍不合理,分离分流缺乏成本支持,进展缓慢等。


  在放开搞活小型国有企业方面,晋城市迈出了较大步伐。首先是试行了股份合作制,这种形式一度曾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成为晋城国有小型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在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中,广大职工通过增量参股、存量产权置换变成了企业的股东,普遍具有劳动者和股东的双重身份。企业由原来的政府单独所有变为企业职工共有或职工与政府共有。其次是推行民主管理和政企分开。政府开始下放权力,包括不再任命厂长、经理。职工通过职代会、股东会、监事会等渠道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和对经营者的监督,充分调动了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但就全市而言,国有小型企业改革仍然是滞后的,不彻底的,有些改革措施并未经受住历史的考验。


  (三)坚持“科技兴企”,加强国企管理


  市委、市政府在狠抓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科学管理。


  晋城的国有企业,绝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前建立的,不少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技术档次低,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科技兴企”战略,开始把企业发展建立在提高科技含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竞争力。“八五”期间,全市用于国有企业技术改造的投资累计达4.7亿元,比“七五”时期增长3倍多,完成技改项目1872个,使一批骨干国有企业的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1996年和1997年两年,技改累计投资即达5.7亿元,比“八五”期间总投资多出1个亿。同时,全市还注重发动工人群众积极参与企业的振兴,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技术攻关活动、生产自救活动,不仅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而且也闯出了一条以企养企的路子。


  在调整企业结构方面,晋城市针对支柱产业单一、产品初级化等问题,加快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重点发展“四大产品”,即高新技术产品、拳头产品、名优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以拳头产品、名优产品为龙头,组建各种类型的企业集团,促进企业实行专业化协作和联合。1997年,晋城市第一化肥厂年产6万吨尿素技改工程投产,结束了晋城化肥产品单一的现状,为开发煤化工产品起了积极的带头作用。高平厦普赛尔饮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黄梨饮品生产线扩改项目投产,不但解决了果农卖果难问题,同时带动了包装、运输业等三产发展。


  在强化对企业的管理方面,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两个根本转变为目的,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眼于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对国有企业,特别是煤炭、冶炼两大行业的治理整顿力度。建市以来至90年代初,一度煤炭、冶炼一哄而起,私开滥挖的小煤窑比比皆是,小冶炼遍地冒烟,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面对这种情况,从“八五”后期开始,按照国家、省政府并井压产要求,晋城市一方面坚决取缔私开滥挖煤矿,一方面加快技术改造和深加工步伐。到1997年,共取缔关闭不达规模矿井367座,改造小高炉233座。全市煤炭加工转化率达到15%,生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


  经过上述努力,晋城地方国有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开始下降。1997年,全市预算内国有企业盈利5300万元。但也应当承认,国有企业机制不活、效益不高、经营困难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三、继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992年以后,晋城市委、市政府在狠抓农村小康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制度改革,牢固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把农业、农民、农村工作摆在重要的地位,农村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一)延长土地承包期,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1994年前后,全市耕地承包使用期限普遍到期。为了鼓励农民向土地投入,提高土地产出率,按照中共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延长土地承包期和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决定。关于延长土地承包期,规定原耕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15年至30年不变,贫困和边远山区可延长50年不变,由县人民政府发给承包户土地使用证书。在耕地承包期内对承包户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不允许再因人口变化而采取行政手段频繁调整土地。在农村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大部分劳力转向非农产业的地方,可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对承包土地作必要的调整,积极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和现代化水平。关于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规定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经发包方同意,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出租和入股,并签定转让合同,明确对国家、集体所承担的义务。国家征用和农村建设用地时,要补偿承包户在承包期内的利益,被占用耕地的承包户可优先到乡村集体企业就业和承包新开发土地。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全市广大农村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工作进展顺利。1994年,有80%的乡村签订了延长土地承包合同。到1996年底,绝大部分农村签订了延长土地承包合同。共签订承包合同17万份,承包耕地面积106.3万亩。


  在延长土地承包合同的同时,晋城市还对荒山、荒坡、荒沟、荒滩使用权实行拍卖和承包,并规定100年不变。至1997年,全市“四荒”拍卖面积7.05万亩,其中仅沁水县就完成拍卖4万亩。拍卖“四荒”使用权有效地调动了农民治山治水的积极性,加快了“四荒”治理。


  (二)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992年,晋城市侧重从解决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入手,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到年底,全市普遍建立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和经济实体2143个,从业人数达27580人。1994年,郊区南村镇先后被列为国家和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1994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实施农业“双高一优”工程,围绕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田,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中低田改造。到1997年,改造中低产田累计达145万亩,新修整修梯田88万亩,新造整修滩地31万亩,新造整修沟坝地30万亩,整修改善旱地118万亩,新增改善水浇地14万亩,建设三保田98万亩。同时,注重改善生态环境,把建设生态农业作为长远的战略目标,在加强对全市现有耕地宏观管理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小流域治理,对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荒沟扩坝造地,造林种草,既控制了水土流失,又改善了生态环境,从而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陵川县被确定为全省生态农业示范县。


  (三)调整种植业结构,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针对晋城人多地少的实际,1992年至1997年间,晋城市不断加大调整种植业结构力度,突出粮、果、菜生产。在粮食生产上,对粮食品种结构进行了调整,基本做到了“四个80%”,即:粮田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80%;复播面积占到麦田面积的80%;春播高产作物玉米和高梁占到春播作物的80%;复播粮食作物占到复播面积的80%。在果品生产上,积极发展山地果园,避免果粮争地现象。经过几年努力,果园由建市初的不足20万亩,1997年发展到29万亩,人均占有果品量由30公斤提高到58公斤,增长近1倍。在抓好果品数量的同时,通过选用优质品种,加强管理,发展高标准果园,不断挖潜力、上档次。在蔬菜生产上,全面组织实施了“菜蓝子”工程,不断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由建市初的8.86万亩增加到1997年的13.7万亩,蔬菜总产量1985年为1.4亿公斤,1997年提高到5.4亿公斤,增长2.9倍。


  在调整种植业结构,突出粮、米、菜生产的同时,深化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1992年12月,随着国家进一步取消粮食统销政策,全市粮食销售价格全部放开。1994年,为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财政补贴作用,保证政策性收购资金不被商业性经营业务所占用,全市按照“统一领导、两线运行、明确责任、分别核算、稳定市场、搞活经营”的原则,对粮食部门实行“两线运行”改革,即实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分开,建立两条线运行机制。国有粮食企业承担的政策性业务实行财务分开、核算分开。1998年,在粮食流通体制实行以“四分开一完善”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即实行“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新老财务账目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和“敞开收购、顺价销售、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及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通过粮食流通体制一系列改革,加快了粮食行业产、购、销市场化步伐。


  (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


  晋城气候“十年九旱,年年春旱”,这是造成全市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有鉴于此,晋城市委、市政府把依靠科技振兴农业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坚持不懈地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首先,强化科技领导,健全农技网络,提高队伍素质。其次,增加科技投入,保证新技术在全市达到大面积推广。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诸如优良品种更新换代、种子包衣、平衡配套施肥、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麦田化学除草、脱毒马铃薯栽培、模式化栽培、低产果园改造、省力化养蚕等实用农业技术迅速得到推广普及。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由建市初的25%提高到1997年40%左右。特别是1993年开始,全市狠抓了玉米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使晋城的“二盖”技术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当年推广面积达到8.1万亩,1994年扩大到20万亩,1997年达到43万亩。1994年9月,山西省政府在陵川县召开玉米秸秆覆盖现场会。1995年9月,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期间,原国家农业部部长刘江带领各省、市代表到晋城参观,对这项“大旱大增产,小旱小增产,不旱也增产”的技术措施给予充分肯定。陵川县还在实践中进行了大胆技术创新,因地制宜推广了地膜、秸秆二元覆盖技术,使玉米秸秆覆盖技术进一步完善,为全省旱地农业生产夺取丰收创造了经验。此后,这项技术逐步应用到粮、棉、油、菜、果等多种农作物上,覆盖区域从山区扩展到平川。1996年10月,全省冬油菜覆盖技术推广会在阳城县次营镇召开。1997年,全市油菜覆盖面积达2万余亩,占油菜总面积的67%。1996年,在旱地小麦生产中引进小麦在生育期地膜覆盖精播技术,在播种前期底墒严重不足,后期虫害严重的情况下,平均亩产达到286.5公斤,比对照田每亩增产80.1公斤,增产幅度达38.8%,实现新增产量2721.8万公斤,为全市1998年小麦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立下了头功。同时,为提高全市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各级农技部门大力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农业技术培训,通过培养科技示范户,发放“绿色证书”等方法,带动广大农民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积极性,使科技兴农真正变为每个农民的自觉行动。


  (五)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1992年,晋城市结合小康建设和扶贫攻坚,探索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即公司+基地+农户。1994年底,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每年吸收闲置资金一个亿,夯产业基础,举龙头企业,拓宽市场领域,促进社会化服务,建立一体化经营机制。到1997年底,初步形成了粮油、果品、蔬菜、蚕茧、生猪、草食畜牧、林业、蜂蜜、水产等10个农产品基地;建成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6个,比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前的1994年整整翻了一番;形成了各具特色的“7条龙”形产业链。这“7条龙”形产业链是:“花龙”,即猪禽生产销售产业链。高平市、泽州县分别是国家和省级优质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生猪年饲养量达80万头,百头以上猪场达535个,千头以上的12个,万头现代化猪场3个。“白龙”,即蚕丝生产销售产业链。以大型企业集团山西梅花丝绸集团为龙头,年生产白厂丝480吨,桑棉球170吨,各种真丝服装45万件。“红龙”,即果品生产销售产业链。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山西厦普赛尔集团、晋园食品饮料集团,另外建成沁水益得美食品饮料有限公司、陵川渴望饮料公司、泽州县山楂饮料厂等龙头企业。“黄龙”,即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生产销售产业链。已形成年饲养黄牛20万头、羊35万只的生产规模。“绿龙”,即蔬菜生产销售产业链。商品菜基地发展到2万多亩,日光温室大棚2600多个,并出现了百栋大棚以上的重点乡镇10个、村6个。“杂龙”,即谷子、豆类等小杂粮生产销售产业链。泽州县铺头乡与轻工部食品研究所开发和生产出泽州黄小米、精品绿豆、绿豆奶3个系列产品,年加工转化小杂粮20万公斤。“飞龙”,即蜂蜜生产销售产业链。全市蜜蜂饲养量发展到12.8万箱,年产87万公斤,沁水县是全省重点养蜂基地,年产蜜50万公斤,初步形成以沁水县蜂业公司和蜂蜜加工厂为龙头的产加销体系。全市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建起有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400余个,农村集贸市场140多个,在外设立销售网点及办事处400余个,建立各类农村中介服务组织3000多个,农民经纪人发展到5万余人。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全面繁荣。


  (六)推行股份合作制,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所谓股份合作制,是按照自愿互利原则,通过资金、土地、劳力、技术、设备等入股,结成的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是集股份制和合作制优点为一体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股份合作制在晋城的发展大致经过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芽期,时间从80年代初到1993年。截止1991年,晋城城区股份合作制企业发展到100多个,占全市股份合作制企业的49.8%。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市委、市政府在总结乡镇企业改革实践经验中逐步认识到,股份合作制对于有效快速筹集资金、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经营管理机制、培育新的市场主体、调动和发挥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方面,有着多重主体效应,所以积极引导企业向股份合作制过渡。到1993年,全市股份合作制企业发展到2200多个,并逐步形成4种类型:一是个人集资合作型,二是法人持股合作型,三是乡村集体企业改造型,四是中外合资合作型。第二阶段是快速发展期。1994年5月,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在全市农村大力推行和完善股份合作制的实施意见》,提出1994年推行和完善股份合作制总的目标是,在“一区两带”区域内的40个乡镇全面推行和完善股份合作制,其余乡镇搞重点突破;抓好三个重点:一是原有乡村集体企业的股份合作制改造;二是初级型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规范提高;三是发展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为了大力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点上求规范、面上抓发展的指导原则,并选定了50个有代表性的企业为股份合作制试点。1994年9月,山西省委、省政府在晋城召开全省农村股份合作制研讨会。会议听取了晋城市和晋城城区发展股份合作制的经验介绍。这次会议进一步推动了全市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到1994年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外学山东、内学城区,全市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发展到7475个,股金总额10.88亿元,参股农户达21760户。第三阶段是扩展规范阶段,从1995年开始,农村股份合作制向农业和第三产业扩展,出现了一批股份合作制林场、农场、养殖场和供水公司。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遵循“大型企业集体控股上水平,中型企业多方参股增活力,小型企业整体拍卖转民营”的思路,因企制宜,积极、稳妥、多样化推进。到1997年底,全市4900多家乡村集体企业有3500多家完成了改制改组任务,改制面达到70.4%,先后推出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集团化、租赁、拍卖、转让、承包、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吸纳股金3.8亿元,盘活存量资产4.1亿元,收回拍卖金3538万元,收回租赁、承包费8400万元,救活停产半停产企业523个。但这一时期乡镇企业的改制仍处于试点探索阶段,真正触动产权的改革仍在不断探索中。


  四、开展“三项建设”,改善基础设施


  1993年9月,山西省委为实施“三个基础(农业基础、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四个重点(挖煤、输电、引水、修路)”战略,作出开展“三项建设”的决定。“三项建设”即重点工程建设、公路建设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0月17日,晋城市委、市政府召开“三项建设”动员大会,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了重点工程、公路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责任书。10月18日,正在晋城参加全省农村小康建设座谈会的省委书记胡富国,在听取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汇报后,对晋城今后的工作重点作了重要指示。胡富国指出,晋城近一段的工作重点,是认真落实省委确定的工作任务,特别是修路,晋城要在全省带个好头,要学习和发扬锡崖沟精神,争取到1995年,达到镇镇通油路,乡乡通公路,公路上等级,要努力将晋城建成一个花园式的城市。10月23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胡富国的指示精神,重点部署开展义务修路工作。会议确定到1994年底,全市完成新改建提高等级公路总里程1515公里,全线贯通沁(水)辉(县)线,打开3条出省口子路,完成2条旅游路,新改进县乡村道路1306公里,基本消灭等外路,提前一年实现“三通”。为了加强对“三项建设”的领导,会议决定实行市级领导分工负责制,要求每一位领导都要亲自蹲点,主要负责一项工程,包干到底,作出表率。11月2日,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学习锡崖沟,掀起全市三项建设新高潮的决定》,号召全市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发扬锡崖沟人民无私无畏、开山辟路的愚公移山精神,团结奋斗,协同作战,大战一个月,保证完成今冬明春“三项建设”任务。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市连续几个冬春开展群众性的“三项建设”并取得巨大成绩,极大地改善了境内的基础设施,推动了全市经济迅速发展。


  (一)公路建设


  长期以来,晋城的公路建设相对缓慢,全市公路密度小,等级低,在全省11个地市中名列第8。到1991年底,尚有4个乡不通公路,97个村不通机动车,二级路以上公里数为零。1992年以后,市委、市政府加大了交通建设力度,以“路、电、人、财”为四大兴市要素,路列其首,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五大重点之一”。1994年,进而提出了建设经济强市“以路为纲”的“通道战略”,并及时出台了一系列优先发展交通的倾斜政策。为了打破交通不畅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晋城主要采取了以下4种措施:


  第一,提高认识,以路为纲,加强领导,责任到人。市委、市政府对交通建设极为重视,主要领导亲自参与规划,亲自组织实施,亲自跑项目、筹资金,带头参加义务劳动。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都把交通建设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在全市形成了“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大抓交通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二,政策倾斜,措施到位,举债修路,滚动发展。几年间,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10多项交通建设优惠政策和措施,实行义务建勤、民建公助、土地入股、上级补助、政府贴息、以奖代补、设立煤炭外销公路建设基金等多种办法,特别是在全省首家发行交通建设债券,大力发展县乡级公路。至1997年,全市运营的商品公路发展到9条322公里,年收取通行费6000余万元,有力推动了交通建设事业的滚动发展。


  第三,科学规划,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精心实施。市政府先后制定了“八五”交通建设的“一、二、三、四、五”工程、“三环十射”公路建设规划、“晋城市30年公路网发展规划”、“晋城市小康示范乡镇道路规划和实施意见”、“一区两带小康工程公路建设配套方案”等,根据“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边建网”的原则,使公路建设的县、乡、村规划相互配套,主干线、乡村路合理布局。


  第四,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发动群众,分步实施。在全民义务修路中,坚持“三兼顾”的原则,即:兼顾全市公路发展的总体规划,兼顾全市及地方经济的发展,兼顾群众的承受能力。做到近期有安排,远期有目标,全市一盘棋,各县一本帐,年年有重点,岁岁有成效。在规划落实上,县乡村公路分3个层次组织实施:第一层次为城区村村通油路工程,第二层次为泽州县、高平市、阳城县乡乡通油路工程,第三层次为陵川、沁水县乡村公路上等级工程。由于规划科学,措施得力,全市群众义务修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出现了“万众一心筑富路,条条大道出太行”的局面。1997年12月,全省义务修路现场会在陵川县召开,把群众性义务修路推向了高潮。


  1994年至1997年间,全市公路建设出现了经济路、出口路、致富路、扶贫路、旅游路、小康路“六路”出击,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四道”并举,全方位、立体化、高速度、大规模开展的新格局。至1997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267公里,与“七五”末相比,新增726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3.5公里/百平方公里。6个县(市、区)中有3个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其中城区实现村村通油路。115个乡镇有90个通了油路,占78.3%,2435个行政村全部通机动车。尤其是晋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成为全省第一条主要由地市承担的高速公路。1997年底,全市共有营业性运输车34513辆,比“七五”期末增加1.5倍。1997年运输生产四大指标客运量3686.3万人次,货运量6040.5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110181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224811万吨公里,同“七五”期末相比,分别增长5.8倍、4.6倍、4.8倍、21%,公路客货运输能力提高3.76倍。


  (二)重点工程建设


  1992年至1995年,晋城市委、市政府本着“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狠抓重点工程建设,每年用于重点项目的投资占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65%,开工的重点工程涵盖工、农、水、电、交通、通讯、城建、环保各个方面。重点工程项目共完成投资15亿元,带动国民经济增长25%。1996年至1997年,连续两年确立10大重点工程,并与法人单位签定目标责任制,纳入市政府考核的范围。阳城电厂、侯月铁路、晋阳高速公路、郭壁电灌站等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是这一时期晋城重点工程建设的代表。


  阳城电厂是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建设规模为210万千瓦,安装6台35万千瓦燃煤机组,所发电量将通过500千伏超高压线路向755公里之外的江苏输电,线路总长约1840公里,年输电量100多亿千瓦时,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坑口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无烟煤火力发电厂。阳城电厂厂址位于阳城县北留镇境内,占地近4000亩,工程总投资132.5亿元人民币,由美国AES中国发电有限公司、华北电力集团公司、江苏省投资公司、山西能源产业集团、山西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等6家合资建设。1992年11月29日,山西省政府与国家能源部、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华北电力设计院等部门在晋城召开阳城电厂现场办公会,要求各方尽快行动起来,提前介入,超常规高效率地开展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晋城市表示一定全力支持阳电建设,并当即成立晋城市支援阳城电厂建设指挥部。1993年3月3日,国家计委批准项目建议书。3月28日,国务院批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5年4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阳城电厂时一再强调,“一定要把阳城电厂的事情办好”,并为阳电题写了厂名。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数次召集国家有关部门和晋苏两省领导专题研究解决阳城电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亲临电厂视察工作。国家计委、电力部、国家开发银行、外经贸部和山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到阳城电厂视察指导,协调工作。1995年3月成立阳城电厂董事会筹备组,11月正式组建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1996年8月,投资6方在北京签署合同,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出席了签字仪式。1997年1月28日,阳城电厂正式开工建设,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及国家有关部门、晋苏两省领导参加了开工庆典仪式。阳城电厂第一台机组计划于1999年投入商业运营,全部机组将于2001年建成发电。据当时测算,电厂建成后,晋城每年可增加税收6.8亿元,利润2.9亿元,销售煤末500万吨,增加煤炭销售收入6.5亿元。


  侯月铁路北起山西侯马,南至河南月山,全长265公里,其中晋城境内长133公里。该铁路曾于20世纪60、70年代两度勘测,晋城建市后,列入国家“八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1987年完成测设,1991年下半年全线开工建设。1992年,根据铁道部决定,全线改为复线建设,并正式开工,总投资19.5亿元。晋城市委、市政府对侯月铁路建设十分重视,组织沿线大量民工投入义务劳动,开挖土石2756万立方米,砌体31万立方米,打通50条隧道,架设70座桥梁,总长80公里,占全线总长的1/3。1994年1月20日,一期工程全线铺通,在沁水嘉丰站举行了剪彩仪式。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打来电话表示祝贺。铁道部部长韩柕滨及晋豫两省领导参加了庆祝仪式。1996年侯月铁路复线全程贯通。侯月铁路是国内技术先进的双轨电气化铁路,西连同蒲线,东接太焦线,与陇海干线并行,联络晋、豫、陕、宁诸省,是发展区域经济,尤其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年运输能力2000~2800万吨。侯月铁路建成运营,加快了晋城经济发展的步伐。


  晋城至阳城高速公路是阳城电厂的配套工程,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6.6亿元,其中省交通厅投4.4亿元,晋城市承担2.2亿元,是全省第一条以地市为主承建的高速公路。1996年5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市委、市政府对晋阳高速公路建设高度重视,领导多次深入工地检查指导,现场办公,并要求全市上下要舍小家为大家,特事特办。1997年12月25日,晋阳高速公路全线通车,省、市领导胡富国、孙文盛、杜五安、薛军、李拴纣、马巧珍等参加了通车典礼。


  郭壁电灌站位于泽州县铺头乡郭壁村,始建于1974年,后因国家投资困难缓建。1992年,郭壁电灌站开始续建,并由原设计主要以农业灌溉为主,改为主要以供工业、城市用水和农村人畜吃水、兼顾农业灌溉的多功能供水工程。该工程包括1条干渠和3条支渠,总长21.4公里,加压泵11处,泵站设4级提水,设计总扬程303米,配套总投资663万元。1994年11月,省委副书记梁国英视察该工程时,要求晋城市尽快把这项利民工程建成。至1997年,郭壁电灌站枢纽干渠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已具备灌溉供水和城镇工业供水的能力。全部工程完工后,将新增水地面积2.25万亩,并缓解晋城市工农业用水的紧张局面、满足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的需要。


  除上述工程外,晋城在这一时期还先后上马和完成了40多项重点工程,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晋焦高速公路前期勘测施工、晋长二级专用公路、拴驴泉水电站、晋城矿务局西区建设、城区泽州路延伸扩建、长治至晋城200千伏双回路、芹池220千伏变电站、乡乡通程控电话等。重点工程投资方式逐步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和银行信贷一起上的局面。从1996年开始,全市连续开展基本建设管理年活动,1997年市政府制定《晋城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了以“质量、工期、概算”为重点,全面加强重点工程项目的管理,使重点工程建设逐步走向正常规范有序的轨道。


  (三)农田水利建设


  这一时期,晋城市在深化改革、采用市场经济机制搞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是通过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开发荒山,打井修渠;二是利用拍卖“四荒”使用权的资金搞新的农田水利工程,实行滚动开发;三是集体组织劳力开发荒山、荒沟,建设果园、鱼塘,然后交给农民承包经营;四是利用发达的乡镇企业反哺农田水利建设,或引用外资、农民集资搞开发经营。市委、市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极为重视,每年冬春都组织几十万劳动大军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中,并不断进行观摩检查。1995年开始,还连续3年确立了市四大班子领导包县包农建重点工程责任制。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全市农田水利建设的步伐。


  五、鼓励引导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1992年4月,山西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振兴全省经济的一个战略重点,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993年,省委、省政府在制定的经济体制改革要点中进一步强调,要放宽政策,大力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灵活的办法,简化程序,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晋城市委对省委、省政府的《意见》和《要点》进行了认真的贯彻落实,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首先解放思想,提高认识。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和政策,牢固树立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把个体、私营经济仅看作“拾遗补缺”的偏见。1994年12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大会,隆重表彰了10名个体工商户和10名私营企业家标兵,市委书记田霍卿、市长李拴纣等领导亲自为他们颁奖,受表彰的个体和私营企业户向全市个体、私营企业户发出了争做守法经营模范的倡议书。


  其次,积极引导,大力促进。市委、市政府通过5个结合促发展:一是努力采取多种发展形式,坚持非公有制经济与国有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相结合。积极引导支持个体经营户和私营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联营、合作、合股,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鼓励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在改制、改组、改造过程中,租赁、兼并、购买国营和集体中小型企业。如晋城市丰华实业有限公司兼并了晋城市饮食服务公司,建成商业大厦,解决下岗职工300名,由一个亏损企业变成盈利企业。二是坚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脱贫致富达小康相结合。如在市区设立10个蔬菜直销点,引导支持菜民进城搞销售。三是加强分类指导,实行发展与规范、提高相结合。在工商部门开展联百厂、帮百户活动,要求每个工商所扶持两个私营企业,每个管理人员发展两个个体经营户。在贫困地区重点发展个体经营户,做到先发展,后规范。在小康乡镇主要抓私营企业的联户联合发展,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在城市主要抓兼并和租赁。四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与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在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发展中,不仅注意个人收入和企业效益,还认真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注重社会效益。仅1997年,全市就新建市场9个,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既安排了3000余户6000余经营者,解决了下岗职工2000余人,维护了社会安定,又扩大了经营范围和领域。五是引导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者广泛深入开展光彩事业活动,使其资金优势同当地的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相结合,为全市实现整体达小康和稳定脱贫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制定优惠政策,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环境。1994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制止对非公有制企业乱收费、乱摊派的意见》,给个体、私营经济予有力保护。1997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规定了19条政策,主要内容是放开从业人员,放宽经营范围,拓宽经营领域,提高政治待遇,在贷款、技改、税收、养老保险、社会保险等方面与国有、集体企业同起同坐。


  由于市委、市政府加强了对个体、私营经济的领导,把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作为振兴全市经济的战略重点来抓,晋城个体、私营经济在这一时期得到长足发展。


  规模总量逐年上升。1997年底,全市登记注册的个体经营户达44168户,从业人员6.6万余人,是1978年的100多倍,注册资金达5.2亿多元。私营企业发展到1190户,其中百万元以上私营企业102户。“三资”企业33户,注册资金3426万美元。个体私营企业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总额中均占到三成左右。


  经营领域不断拓宽。1997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拓展到一、二、三产业,涉及农、工、商、建筑等8大行业,不仅出现了一批初具规模的种植户、养殖户和加工户,而且形成一批实力雄厚、规模可观的采掘、治炼、制造类私营企业,其中年产值超1000万元的私营企业有4户,高平市工贸实业有限公司年实现销售额1.5亿元。从事科技咨询、信息服务、文化教育、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行业的人数也逐渐增加,成为区域经济不可低估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1997年底,全市个体和私营经济所创产值已占到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35%,商品零售额占到全市商品零售额的55%,均超过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个体、私营经济在吸收社会闲散劳动力、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分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增加了农民收入,支持了国有企业改革,对社会稳定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商品零售方面,个体、私营经济表现得尤其活跃,夫妻老婆店遍布大街小巷和边村山乡,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繁荣了市场,带动了商品的流通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扩大了晋城的影响。1995年11月,山西省台属勤劳致富现场会在晋城召开。晋城市共有台属1500余户,其中农村台属938户,4230人。到召开会议为止,全市共有台属企业380家,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有27家,千万元以上的经营大户2家。农村台属人均收入达2830元,大大超过全市农村人口平均收入。会议号召全省台属向晋城学习,带头勤劳致富。1997年,晋城市个体劳动者协会被评为全国的先进单位,同时受到山西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这一时期晋城市的个体、私营经济虽有长足的发展,但站在全国、全省的角度看,无论是速度、规模、增幅,还是质量、结构、效益,均未达到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型、初级化产业比重畸重;大多数缺乏规模效益和市场开拓能力;科技实力滞后,科技人才严重缺乏;全市没有一家拥有自营出口的个体私营企业。造成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思想上仍不够解放,观念上未能从“左”的束缚中彻底摆脱出来,政策上不够完善,缺乏宽松的外部发展环境,以及个体、私营经营者自身素质较低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深化改革中逐步解决。


  六、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晋城市的对外开放尽管在“七五”期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总体上讲,步子不大,制约了晋城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在《1992年工作要点》及随后讨论通过的《关于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全市改革和发展的几点意见》中,强调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健全,市委越来越意识到,扩大对外开放对于处在内陆地区的晋城市,尤其重要,为此作出《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决定》。


  《决定》提出晋城市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重要谈话和中央4号文件精神为指针,以提高全市干部群众改革开放意识为先导,以全面深化城乡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创办、兴办三资企业为突破口,打开城门,重点突破,主动出击,双向滚动,实施超常规、跳跃式、高起点、大跨度、多元化、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战略,推动全市经济更快更好地跨上新台阶。


  《决定》明确了扩大晋城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一是加速先导产业的改造和发展,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全市的经济优势;二是加速乡镇企业的发展,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档次和产品质量;三是加速以搞活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组织千家万户,激励千军万马进入商品经济的大市场;四是加速3个小区建设的步伐,为扩大开放创造成功的模式和经验;五是加快发展对外贸易,逐步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和经济外向度。


  为了尽快将晋城引入对外开放的快车道,《决定》要求近期办好以下实事:深化城乡改革,为扩大开放创造宽松便利的外部环境;制定和完善富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外客商来晋城投资经商办企业;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窗口”,在沿海、沿边、沿江、沿河创办实体性的办事机构和窗口;挖掘、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扩大对外宣传,提高晋城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广泛筹集资金,为扩大开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加强公关,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和经济技术合作;强化干部培训,培养适应对外开放需要的人才。


  《决定》出台后,全市的对外开放逐步迈上了快车道。


  第一,文艺搭台,经贸唱戏。这是一种各地曾经普遍采用的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有效形式。1992年至1997年间,各县(市、区)以红果节、梨花节、核桃节等不同的形式,先后举办了招商会和经贸洽谈会,取得了较好的回报。1995年4月下旬,第二届第四次全国城郊经济研讨会在晋城郊区召开,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代表实地参观了晋城郊区发展经济的典型。1996年7月,市委、市政府邀请国家科委、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国家建材局、电子工业部、北京友谊商店、上海交通物资公司、一汽集团总公司、河北冀州市暖气片厂、山西省食品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学者,来晋城与10个亿元乡镇企业开展结对恳谈活动,共商建设亿元乡镇企业的良策。恳谈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晋城市乡镇企业名优特产品展销会,并与市直30多个单位进行了联谊座谈。通过恳谈,泽州县的东四义村、山耳东村分别与天津大邱庄、北京留民营村结为友好对子。


  第二,走出太行山,到国外参加各种招商引资、商品展销、学术交流活动。1992年至1997年间,晋城在各地举办或参加了几十次商品展销会、洽谈会、招商会,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995年6月,晋城市市长李拴纣与李金斗合撰的论文《论中国城市环保与市场管理中的法制建设》,在奥地利“城市环保与市场管理”国际研讨会上作了书面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的重视。受市政府委托,李金斗在会上介绍了晋城市概况。这次学术交流对于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进晋城市城市建设与管理,提高晋城市的知名度是一个有力的促进。1996年9月12日至17日,马巧珍市长率阵容强大的代表团赴厦门参加96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共接待外国客商190人次,涉及15个项目,其中,签订项目合同6份,合同投资额8223万美元,外商投资6723万美元;签订项目意向7个,意向投资23442万美元。外贸签约合同5份,合同金额531万美元;内贸合同3份,合同金额2743万元人民币。1997年1月,市委书记李拴纣、市长马巧珍率晋城市招商引资代表团,赴香港参加招商引资活动,与港澳客商共达成合作、引资协议意向7个,涉及资金40亿元人民币。通过这些活动,开阔了眼界,广交了朋友,引进了资金,推销了商品,促进了晋城经济的发展。


  第三,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1993年7月10日,晋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破土动工。开发区位于城区东部,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太焦铁路、晋长二级公路、晋焦高速公路穿区而过,市邮电大楼、变电站、煤气站与之毗邻,水电供应、交通通讯十分便利。开工当日,就有20多家企业申请进区,其中,中外合资企业8家,总投资达2亿多元人民币。同时,晋城还下大力气优化软环境,1997年6月,出台了《关于鼓励外商外地投资的优惠政策》,分别在税收、土地使用、收费等方面给予投资者优惠,并着手解决办事“慢、乱、差、低”的问题。


  以上措施的实施,使晋城市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首先,对外经济贸易不断扩大。从1993年晋城市进出口公司获得自营权进出口起,到1997年,全市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增加到9家,自营出口创汇累计完成3000多万美元(不含煤炭),进出口贸易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23个,经营的出口商品发展到20多种。初步形成了6大系列出口生产基地,即:以蜂蜜、核桃、小杂粮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出口生产基地;以蚕丝、棉麻为主要原料的丝麻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以玻璃器皿为主的轻工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以稀土合金、离心铸管为主的冶炼铸造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以原煤、滤料、增炭剂为主的煤炭加工生产基地;以糠醇、硫化产品为主的化工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出口生产企业发展到58个,年出口供货额达3亿多元。


  其次,引进外资大幅度增加。除阳城电厂、晋焦高速公路这两个大项目外,全市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和台港澳侨投资企业50余家,项目投资总额近600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800多万美元。出口生产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中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项目已经或正在成为晋城市农业产业化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龙头企业。此外,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技术贸易、投资境外办企业、接收双边或多边援助等也都有了较大进展。


  由于全市整体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所属县区对外开放的扩大。199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高平县,设立省辖县级市高平市,由晋城市代管。1995年7月,晋城市有5个镇被国家建设部列入全国重点小城镇建设试点,占山西列入试点乡镇数的1/3,居省内各地市之冠。1996年5月1日,晋城首次开通直达首都北京的列车。同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晋城市郊区,设立泽州县,至此,晋城市形成辖一区一市四县的格局。


  1997年7月8日,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在对外开放工作中涌现出的2个先进县(市、区)、7个先进单位、10个出口生产先进企业和3个外商投资先进单位,并提出今后全市对外开放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三步走建强市”的战略目标,以招商引资、经贸合作、出口基地、开发区建设、旅游业为重点,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充分发挥企业在对外开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外资、外贸、外经、外事“四外”联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此后,全市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旅游事业开始兴起。旅游业既是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又是一个独立的产业。晋城建市后,市及各县区陆续成立了旅游管理机构,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加强了旅游景点的建设。1993年,阳城蟒河景区被列为《九十年代山西旅游发展规划》集中建设的5个旅游经济区之一。到1997年底,全市共有60余处旅游景点正式对游人开放,全市接待游客70万人次,收入超过1000万元。其中,从建市到1997年,累计接待外国游客2000余人次,创汇25万美元。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交通、通讯、服务、商品零售等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市经济的繁荣。


  七、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一)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1992年,晋城市委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科协工作的领导,发挥和强化科协在经济工作中作用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将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改善科技工作条件,增加科技经费,促进科技事业繁荣与发展。1993年5月至6月,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建市以来全市首届科技人才、技术交流洽谈会,同济大学、中国科大等许多国内著名院校、科研单位前来交流洽谈。会议采取信息发布、现场洽谈、文字资料、图片、实物样品现场演示、学术报告会、科技座谈等形式,展示和转让了近年来晋城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1100余项,有200余名各类人才进入交流市场。这次洽谈会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交流方面取得一定成果。1994年,市委、市政府将科技工程列为改革和发展10大工程之一,建立了专人负责制度。1995年8月,召开全市科学技术大会,市委书记田霍卿作了《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把“科教兴市”战略决策落到实处》的讲话。市长李拴纣全面回顾总结了建市以来全市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安排部署了今后的科技工作。会议提出,到本世纪末,全市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在全市形成一个“科教兴市”的热潮,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切实把晋城市经济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进入“九五”以后,晋城市以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市为目标,全面启动“科教兴市”战略。


  在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各行各业相继提出“科技兴农”、“科技兴企”、“科技兴财”、“科技兴县(市、区)”、“科技兴乡(镇)”、“科技兴村”的思路,全市的科技事业开始从根本上得到重视。


  第一,科技宏观管理加强。市委、市政府在建立配全各级科技管理机构和领导班子的同时,先后制定了《科技兴市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九五”期间科技工作的意见》、《晋城市科技发展计划》、《晋城市科技进步奖奖励办法》、《晋城市科技成果评价办法》等政策和措施,稳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从科技管理体制、投资体系、研究开发体系、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使全市科技工作逐步走向正常化、法制化、科学化轨道。


  第二,科技成果遍地开花。1992年至1997年,全市安排“星火计划”及攻关项目800余个,其中市级以上“星火”项目80多项,科技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在通过验收和鉴定的项目中,受到国家和部级奖励的39项,省级奖362项。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贡献份额1997年达到41.7%,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应用率接近50%。有40多个乡镇被山西省政府命名为“科技工作先进乡镇”,占全市乡镇总数的38%。1994年,阳城县被评为全国科技综合实力百强县之一。1996年,泽州县被定为全国实施科技引导社会综合发展试验示范县。1997年,陵川、阳城县科技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同时,全省科委系统开展了向晋城市科委学习活动。


  第三,科学普及认真扎实。这一时期,市、县(市、区)每年都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如泽州县1996年组织的“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发动10多个部门,出动25部宣传车,带着5万多份宣传资料,到26个乡镇和部分村庄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沁水县实施培养万名科技当家人活动,建立21个培训中心,聘请高等院校教师,共对13000多人进行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农村培养一大批科技当家人。此外,各级各类民办科研实体发展到986个,民办科研机构达100多家,有70多项新产品获国家专利。1998年,市科委提出创建全国科教工作先进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全市科教工作转向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农业集约化服务上。通过一年努力,1999年3月全市所辖六个县(市、区)全部跨入全国科技先进县行列。同年7月,晋城市通过国家科教先进市的评审,被命为全国科教工作先进市。


  (二)教育事业的发展


  1992年以后,晋城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将“教育工程”列为全市改革与发展10大工程之一,在制定规划、部署工作、资金投入、改善设施等方面优先教育事业,并以立法形式确立了教育投入体制。教育经费总量逐年增加,1997年达到1.9亿元,比1985年增加近7倍。全社会初步形成了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全市的教育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基础教育稳定发展。1997年,全市大、中、小学校共有3573所,教职工3.15万人,在校学生29.98万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中小学基本实现“一无两有三配套”,其中建成规范化中小学1889所,占学校总数的52.9%,学校电化教育、计算机教育在全省名列前茅。建成一批驰名全省的高标准现代化学校,树立了泽州李寨中学等一批农村教育改革典型。教育内部从管理机制到教学、教师队伍、后勤等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形成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良好局面。适龄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稳步提高。建市以来,累计向全国各类大专以上院校输送学生16000多人,向各类中专学校输送23000多人,为晋城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造就了大批实用、有用人才。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7%、76%、45%,与1985年相比,分别提高47个、63个和35个百分点,教师队伍正在向着有理想、有道德、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文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方向发展。


  “两基”取得重大突破。“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两基”列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措施,一年取得一个进展。1993年,全市实现普及小学阶段义务教育。1994年,城区和阳城县率先实现“两基”。1995年,全市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6年,泽州县、高平市通过了省政府的“普九”验收。1997年,陵川、沁水县通过“普九”验收。至此,全市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成为全省第二个实现“两基”的地市。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发展和加强。晋城市坚持教育同经济相结合的方针,大力 宣传《职教法》,职业技术教育不断发展,探索出了培养能扎根基层和生产第一线的实用性人才的新路子。1997年,市、县(市、区)都办起了示范性职业高中,市综合中专和艺术学校建成招生,全市拥有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7所,开设各类专业25个,在校学生近万人,其中2所职业高中被验收为省级重点职业中学,5所被评为省合格职业中学。与此同时,全市本着经济建设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精神,继续加强各级各类成人教育,逐步形成了以县、乡、村、厂为办学主体的成人教育网络。1997年,共有各类业余学校3266所,专、兼职教师5904人,经常参加学习的达26万多人,基本上覆盖了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其中,93所乡镇农技校和85所村农技校达到了省规定的“六有”要求,14所乡镇农技校被评为省级示范农技校。


  1997年12月,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试行)》。《实施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的各类职业教育,各县(市、区)要办好有一定规模和办学条件的职教中心,乡镇职业学校要扩大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市里尽快成立晋城市高等职业技术专科学校,普通中小学要突出素质教育,上好劳动技术课,试办4年制初中,加强职业教育在初中阶段的渗透。职业教育要调动各部门、行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办学积极性,在政府统筹领导下,建立政府拨款、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其它用人单位合理承担、举办者自筹、受教育者缴费等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体制。


  (三)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


  1992年以来,晋城市委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在经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和计划生育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1992年,全市在城镇开展了以“三优两德”(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提高职业道德和遵守社会公德)为主要内容,在农村以“扫三害”(赌博、迷信、婚丧事大操大办)、“创三星”(文明家庭之星、文明村镇之星、文明社区之星)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市委要求各地各级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统一的目标,同抓共建,在标准上同要求,实践上同建设,验收时同考核,奖惩上同兑现。1994年8月,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流动现场会在晋城召开,肯定了晋城市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3条经验:第一,明确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依托这一认识;第二,明确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第三,因地制宜抓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同年10月,晋城市人民政府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至1995年,全市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的“三大创建”活动及“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活动更加深入扎实。


  199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1月1日,晋城市委召开二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制定了《中共晋城市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实施意见》。为了深入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成立了晋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市委书记李拴纣任主任,市长马巧珍任第一副主任。全市开展了“学决议,见行动,争先进,比贡献”活动。1997年3月4日,市委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了命名表彰,共有11个文明乡镇标兵、40个文明村标兵、10个文明单位标兵、115个文明家庭标兵、10名模范干部、14名模范知识分子、10名模范工人、24名模范农民受到表彰。


  为了把精神文明建设引向深入,1997年3月9日,市委办公厅转发了由市委宣传部、农工办、综治办联合制定的《关于在全市农村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建市11年来,随着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办学条件、医疗卫生、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法治意识不断改善和提高,涌现出了20万个文明户、7000个文明村、33个文明乡镇。但部分农村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新的水平,《意见》明确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目标,制定了农村文明户、村、乡(镇)的标准,提出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施步骤和评比方法。


  在文化事业方面,1992年,全市有5个县级广播站,113个乡镇广播放大站,1175个村广播室,晋城电视台实现了向6个县区发射传播。到1997年,发展到1个市级广播电台,7个广播发射台,1个电视台,5个电视转播台,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8.3%、91.6%。此外,有6个公共图书馆,7个文化艺术馆,7个文物馆,10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97个电影放映单位,电影放映收入达356.5万元。


  1992年5月,全市专业文艺工作者隆重集会,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市委书记薛荣哲到会讲了话,并向从事专业文艺工作40年以上的老同志颁发了荣誉证书,向43名优秀文艺工作者和先进集体发了奖。薛荣哲要求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继续努力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此后,全市的文学艺术作品佳作频现。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中篇小说30余篇,短篇小说百余篇,报告文学60余篇,诗歌300余首,电视文学剧本9部,拍电视剧40余集。其中被全国报刊选用的小说10篇,报告文学4篇。有10 人次在省内外获各种文学奖,4篇小说译成外文。1995年,由崔魏、郭国元原创,反映陵川县锡崖沟人修路业绩,晋城市委、市政府与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山西电视台联合摄制的4集电视连续剧《沟里人》,获国家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及“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狗不吃回村记》获山西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太行日报》选送的5件作品全部荣获第四届“山西新闻奖”。其中报道国家重点工程阳城电厂的通讯《凤凰涅磐》获一等奖。戏曲方面,1992年,市梆子团优秀演员张爱珍、吴国华双双摘取第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4年,《深山小站》获全国亿元乡镇文艺节目展演一等奖;市上党梆子二团现代戏《路魂》,参加全国“金三角”戏曲交流演出,获舞美音乐、优秀表演奖。1995年,市梆子团马正瑞参加全国中老年调演,获牡丹奖。1996年,上党梆子《走出大山》获全省“五个一工程”选送作品奖。


  1997年5月23日,晋城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确定今后5年文艺工作指导思想是:以江泽民在全国第六次文代会的讲话为指针,以“民主、团结、鼓励、繁荣”为主题,以“联络、协调、服务”为职责,以出人才、出作品为重点,一如既往坚持“两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全面实现全市文学艺术工作的繁荣。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文联及10个专业协(学)会,分别通过了新的章程,选出新一届协会的领导,表彰了32名优秀文艺工作者。截止1997年,全市有1个县(市、区)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2个县(市、区)进入全省文化先进县行列,10多个乡镇文化中心分别荣膺国家和省级先进单位称号。一个以县、乡、村、户为基础,以文化中心为基点,由点到线,由线连片的文化设施网络初步形成。


  市二次文代会后,全市文学艺术创作继续呈繁荣趋势。1998年全市获省“五个一工程”5项大奖,1999年获7项大奖,2000年再夺全省三连冠。戏剧《初定中原》在全国戏剧节上一鸣惊人,获得8项大奖,主演张保平因此捧回戏剧界最高荣誉“梅花奖”。吹打乐《上党八音渔鼓韵》获全国第九届“群星奖”。特别是能反映民族和时代精神的长篇小说有了较大突破。省扶持长篇小说创作的政策出台后,成茂林创作的反映太行山农村变迁的近40万字的长篇小说《水城烟雨》于1998年入选山西省向建国50周年献礼作品。出版后反响强烈,再度重印,开了新时期晋城文学作品重印之先河。此外,诗歌、绘画、书法、摄影等作品也在国内外各种大赛、展览中不断蟾宫折桂。


  医疗卫生方面,1997年全市有卫生机构182个,拥有床位6276张,卫生技术人员8676人,均比“七五”期末有所增加。1992年10月,经卫生部抽样评审,晋城市初级卫生保健达标,成为全国首批达标的2个地市之一,受到了国家部委的奖励,全国各地来晋城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1995年9月,晋城市被全国爱卫会评为“卫生城市”,高平市被省爱卫会评为“卫生城市”,城区、沁水、阳城被评为“卫生县城”。1996年,国家卫生部授予阳城县“全国妇幼工作先进县”称号。此外,在儿童疾病防治、地方病、职业病防治、科研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动物定点屠宰、检疫工作晋城市也走在了全省前列。1996年9月5日,全省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晋城召开,充分肯定了晋城在定点屠宰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要求各地推广晋城经验,切实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体育方面,1992年开始,全市以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为龙头,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到1997年,共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873次,参加人数6.5万余人次,有80%的乡镇举办过运动会,50%的乡镇经常性地开展体育竞赛活动。1994年8月,在山西省第9届运动会上,晋城代表队获得3金11银9铜,1人1项破省纪录,2人2项超世界纪录的好成绩。


  计划生育在晋城历来受重视。在市委、市政府制定的《1993年经济上台阶和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方案》中,把全市年末人口总数200万、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20‰和12.5‰以内作为主要指标。《晋城市小康村建设考核验收标准》以及其它各项经济考核指标,也都把计划生育列为必要的内容。1995年5月10日,全市计划生育工作会议要求各级进一步强调要提高认识,立足基层,狠抓落实,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计划生育工作。会上,李拴纣市长与各县(市、区)的县(市、区)长签订了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此后至1997年,市委、市政府连续3年部署“五个重点,十大目标”工作任务,其中就有计划生育指标。由于市委、市政府加强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层层签订责任制,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保持稳中下降势头,几年间都控制在11.23‰左右。


  八、“八五”计划的完成和中共晋城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


  (一)“八五”计划的完成


  1991年至1995年是我国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在“八五”时期,晋城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市二次党代会和二届一次人代会提出的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胜利地完成了“八五”计划。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为1990年的2.4倍,年均增长19.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660元,为1990年的3.1倍,年均增长25.4%。财政总收入达到5.82亿元,为1990年的2.9倍,年均增长23.7%。金融部门各项存款余额达到96.56亿元,为1990年的3.92倍,年均增长31.4%。1993年,由国家统计局和体改委等8部门组成的“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中心”,利用1991年资料对全国187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综合实力测评,晋城市居第99位,在山西省6个地级市中位居第三。


  工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199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33.9亿元,是1990年的3.55倍,年均增长28.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1995年为:原煤3463万吨,年均增长2.2%;生铁406万吨,年均增长43.4%;化肥6.84万吨,年均增长3.7%,形成了以煤炭、冶金、化工、纺织、电力、建材、食品为主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地方工业体系。全市5年累计外运煤炭6655万吨,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经济建设。199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9.87亿元,为1990年的113%,年均增长2.5%。通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面积推广实用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突破7亿公斤,达到7.5亿公斤,林牧渔业全面发展。乡镇企业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1995年总产值达到178.9亿元,年均增长46.6%;营业收入145.6亿元,年均增长52.8%;上缴税金2.6亿元,年均增长23.2%,实现了由“速度型”向“效益型”的转变。


  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八五”期间,侯月铁路全线铺通,太焦铁路复线建成,晋长二级汽车专用公路、陵(川)辉(县)路、207国道等重点新建扩建出境公路竣工通车,陵(川)修(武)路、阳(城)济(源)路实现简易通车,大大改善了煤炭外运的条件。1995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48公里,比1990年增加261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0.4/平方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邮电通讯方面,市内1.8万门程控电话和阳城、高平6000门程控电话开通,境内全部实现国内国际长途直拨,无线寻呼、移动通讯等业务得到较快发展。中心城市城区建成面积由15平方公里扩展到20平方公里。


  社会事业同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较大提高。“八五”期间,全市共实施市以上科技项目168项,其中108项获国家和部、省级奖励,10项获国家专利。全市3545所中小学基本上实现了“一无两有三配套”,小学、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分别达到100%和94%,其中城区、阳城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199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091元,是1990年的2.71倍,年均增长22.1%;农民人均纯收入1552元,是1990年的2.45倍,年均增长19.6%。城市和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由1990年的5.2平方米、18.5平方米,增加到1995年的9.8平方米、21.5平方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90年的13.9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58.35亿元,年均增长33.2%。


  城乡改革进一步深入,对外开放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具雏型。农村方面,在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活土地使用权,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全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业产业化调整步伐,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城市改革方面,以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进行了股份制、租赁、拍卖、破产等多种形式改革,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等改革有较大进展。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健全完善了各级各类市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明显增强,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大。这些都为20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


  (二)第三次党代会召开和“九五”的良好开局


  1996年12月16日至20日,中共晋城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374名,代表着全市10万余名党员。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二届市委5年来的工作,安排部署“九五”期间的工作。会议的主要议程有3项:一是听取和审议中共晋城二届市委的工作报告;二是听取和审议中共晋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三是选举中共晋城市第三届委员会和中共晋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大会开幕式由刘焕升主持,王家俊致《开幕词》,李拴纣代表二届市委作了题为《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为把我市建设成为山西经济强市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马巧珍作了《关于建设经济强市的说明》,刘耀江代表中共晋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作了工作报告。


  大会审议通过了李拴纣、刘耀江分别代表市委、市纪委所作的工作报告,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由32名委员、6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晋城市第三届委员会,由18名委员组成的中共晋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12月21日,中共晋城市委召开三届一次全委会议,选举产生了由李拴纣、马巧珍、王家俊、刘焕升、刘耀江、王天智、吴广隆、郭树田、殷理田、雷振声、张喜来、何绍基等12人组成的市委常务委员会,选举李拴纣为书记,马巧珍、王家俊、刘焕升为副书记。同时,通过了市纪检委第一次会议选出了市纪检委常委、书记、副书记名单。刘耀江任市纪检委书记。


  大会根据晋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实际,在全市党员代表会议和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基础上,制定了“三步走”赶超战略。这就是:在15年内,经过“三步走”,使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10项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并力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努力把晋城建成经济强市。具体设想的第一步,从现在起到1997年底,使全市整体达小康;第二步,经过3年奋斗,到2000年,在全市提前3年达小康的基础上,把晋城市建设成为山西省的经济强市;第三步,再经过10年努力,到2010年,跻身于中西部经济强市的行列。届时,晋城市将实现体制规范化、经济集约化、科技产业化、产品基地化、城乡一体化、社会文明化的“六化”目标。


  中共晋城市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在关键的时刻召开的一次关键的会议。这次会议全面回顾总结了晋城市“八五”期间的各项工作,安排部署了全市“九五”乃至更长历史时期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制定了“三步走”赶超战略,为晋城市今后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根据晋城市“三步走”赶超战略构想,1996年至1997年,既是实现第一步赶超战略的决战之年,同时又是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市委提出了主要奋斗目标:一是坚决实现全市稳定脱贫基本达小康;二是狠抓企业改革、社会保障、农业产业化和农村股份合作制、对外开放4个重点,加速两个根本性转变;三是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把培养“四有”新人和“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城市”活动推向高潮;四是引申“三五”普法工作,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完善综合治理措施,努力形成社会稳定、法制健全、治安良好的社会局面;五是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创建党建达标先进市。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1997年,晋城经济和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九五”计划开局良好。第一,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一举夺得7个全省第一和3个全省第二的好成绩: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7.1亿元,财政总入达到8.93亿元,增幅均列全省第一。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44.85亿元,增加率为28.5%,两项指标均列全省第一。提前一年成为全省第一家基本绿化达标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7%,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0.6%,两项涨幅均为全省最低。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61亿元,增幅名列全省第二,乡镇企业上交税金3.2亿元,总量和增幅均列全省第二。第二,农业生产战胜特大灾害,创造了肉、蛋、奶产量和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5个历史最高纪录。第三,企业“抓大放小”工作扎实,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各项配套改革整体推进,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192亿元,比1991年增长近5倍。第四,基础设施大大改观,公路“三通”基本实现,晋阳高速公路竣工通车,晋焦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建设。全国广电系统第一家市、县、乡、村四级联网的宽带信息网建成并投入使用。所有乡镇全部开通程控电话,成为全省之最。第五,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与国内外多家城市结成友好城市,共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2503.3万美元,比1995年增长46.2%,横向联合实现利税7013万元,旅游创汇收入达到15万美元。至1997年底,全市累计有80个乡镇、1750个村、155万农村人口达到小康水平,分别占全市乡、村、总人口的65%、71.8%、83.3%,另有96%的贫困村和94%的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整体达小康和稳定脱贫目标。


                             中共晋城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崔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