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晋城市的成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确定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7-07-11 13:42来源:晋城党史网 一、晋城市组建与机关南迁 (一)市级机构的组建 1985年4月30日,国务院发出国函字(85)第62号文件,批复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在晋东南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试点的报告,同意撤销晋东南地区,分别成立地级晋城市、长治市。原晋东南地区所属的晋城市(县级)、高平县、阳城县、陵川县和沁水县划归晋城市管辖。一个新的晋城市由此诞生。同年8月,原县级晋城市撤销,分别成立晋城市城区和晋城市郊区,晋城市管辖范围为4县2区。 1985年5月21日,在原晋东南地区礼堂召开地直单位科局长以上干部会议,原晋东南地委书记祁英宣读了国务院关于撤销晋东南地区,组建晋城市和长治市的批复,同时宣读了省委常委5月14日会议决定,任命崔光祖为中共晋城市委书记,薛荣哲为晋城市代市长。22日,以副省长白清才为组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卢功勋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玉明为副组长的省委工作组一行40余人到达长治,负责主持和协调晋城、长治两市的分家和组建。26日,省委工作组召开原晋东南地区和长治市县处级单位负责人大会,由卢功勋部长宣读省委省政府关于撤销晋东南地区,组建晋城市、长治市的10条意见,决定分家移交工作从即日起开始进行。省委工作组组长白清才围绕晋东南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试点的意义和要求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过去的管理体制在历史上曾起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它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旧体制不利于城乡交流,容易造成建设重复,机构重叠,人员浪费以及工作中互相扯皮和制约,必然对生产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安排,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从地理条件看,晋东南地区以丹朱岭为界,可分为南北两个区,南部5县的沁河、丹河流域构成了晋城盆地;北部11县的清浊漳河流域构成了长治盆地。南北两区,无论是土壤地质、矿产资源、气候条件、作物栽培等,都有不同的特色。从历史上看,南5县自隋唐以来就同属一府,风土人情和生产生活习惯均自成体系。从社会发展上看,早已形成了现在具有相当经济基础的长治和晋城这两个中心城市。从未来发展看,实行市管县有利于两个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推动两市及周围各县的两个文明建设,有利于加快我省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速度。白清才要求两市干部要识大体、顾大局、讲团结,做到生产、交接两不误,不折不扣地执行省委省政府决定,圆满完成交接、组建任务。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卢功勋进一步强调全体干部面对市管县改革,要提高认识,加深理解;团结一致,搞好改革;鼓起干劲,抓好工作。晋城市代市长薛荣哲代表新组建的晋城市作了《统一思想,实事求是,齐心协力,搞好市管县体改试点工作》的表态发言。 6月7日,省委任命任清海为中共晋城市委副书记,纪友伟、成葆德为市委常委,程延龄为市纪检委书记,组成了中共晋城市委领导班子。6月14日、20日、22日,市委连续召开常委会议,研究讨论新组建后的主要工作。市委书记崔光祖在题为“服从需要,加强团结,公道用人,开拓前进”的报告中,要求全体机关干部以大局为重,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团结本部门、本单位的同志,迅速打开晋城工作新局面。薛荣哲代市长在讲话中,要求各行各业、各部门,特别是城建部门要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为市直机关尽早实现南迁打下基础。会议决定市委设立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政研室、农工部、政法委、机关党委、老干局、信访办、对台办、打办、党校、《太行日报》社等工作机构,并研究配备了上述工作机构及工、青、妇、文联、科协等群众团体的20多名主要领导。 7月19日,山西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晋城市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决定指出,从现在起,即可设立晋城市选举委员会,负责领导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在选出市人民代表以后,即可召开晋城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7月23日,根据省政府通知,正式启用“晋城市人民政府筹备组”印章,在市人代会召开之前行使政府职能。至此,省委工作组顺利地完成了两市组建移交工作。7月27日,市委举行欢送仪式,欢送省委工作组撤离。 7月31日,市委成立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委员会,崔光祖任主任,薛荣哲、任清海、李遇春为副主任,纪友伟、成葆德等13人任委员,负责领导全市的选举工作。整个选举分三个阶段进行:7月下旬至8月底为准备阶段,成立办事机构,加强对选举工作的领导,确定代表名额的分配,搞好宣传发动工作;9月1日至20日为提名、选举代表阶段,由各县、区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出席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9月下旬为第三阶段,召开市人民代表大会。8月1日,中共晋城市委员会、晋城市人民政府筹备组正式在晋城挂牌办公。市委领导崔光祖、薛荣哲、任清海、纪友伟、成葆德等亲自把“中国共产党晋城市委员会”、“晋城市人民政府筹备组”两块牌子挂在暂设于新市东街的办公楼前。崔光祖代表市委在挂牌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号召全市人民要树雄心,立壮志,面向四化,面向未来,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建设新晋城的光荣任务。薛荣哲也发表了简短讲话,表示新市委和市政府筹备组一定要为全市人民服好务,尽快把全市两个文明建设抓出成效来。 8月12日,市委成立市政协筹备组,崔光祖任组长,任清海、李天昌、吉维善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市政协的筹建工作。筹建分为三步走:一、搞好宣传发动,通过推荐协商,确定第一届政协委员。二、成立政协党组,听取有关报告,确定政协常委、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候选人名单及大会议程。三、召开市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 8月16日,市直单位中层机构设置方案出台,科室由原来晋东南地区时的283个减少为256个;5人以下的科室设科长一名,6人以上的科室设科级干部2名,被提拔的科级干部一般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43岁以下,德才兼备。 9月25日至28日,政协晋城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晋城市机关礼堂召开。出席首届政协会议的委员共165人,分别来自21个界别,平均年龄45岁。崔光祖、薛荣哲、任清海、纪友伟、成葆德等市委领导出席了开幕式。董孝水致开幕词。崔光祖在会上作了题为《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再展宏图,为动员一切力量,尽快振兴和繁荣本市经济而奋斗》的讲话。全体政协委员对崔光祖的讲话进行了认真讨论,并列席了随后召开的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还听取和审议了政协晋城市第一届委员会关于《加强团结,振奋精神,努力开创政协工作的新局面》的报告,以及政协晋城市一届一次会议关于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会议选举李天昌为政协晋城市一届委员会主席,董孝水、张行洲为副主席,吉维善为秘书长,常务委员由28人组成。市政协内设办公厅和学习、提案、文史3个处。 9月26日至29日,晋城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晋城影剧院召开。会议选举赵连胜为晋城市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遇春、王金籽、郭绍文、巢骥迅为副主任;选举薛荣哲为晋城市人民政府市长,赵国发、杨月生、李才旺为副市长;选举史一大为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郭玉川为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会议还选出市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20人。新当选的市人民政府市长薛荣哲作了题为《锐意改革,团结奋斗,竭尽全力开创我市各项工作的新局面》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了全市经济建设的总目标:提前5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迈向小康水平,成为全省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为实现这个目标,报告从工业、农业、流通领域、科技教育等方面强调了当前必须抓好的10项工作。大会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晋城市198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的决议。在完成各项预定任务后,会议于29日闭幕。同日,举行了晋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晋城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城市委员会的挂牌仪式。 1986年5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山西省晋城军分区正式成立。军分区执行师级权限,下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等,富殿军任晋城军分区司令员,王家俊为政委,崔光祖兼任军分区党委书记。至此,晋城市的各项组建工作初步就绪。 (二)机关南迁 市级机构成立初,受办公条件制约,还在原地委所在地的长治办公。为尽早实现机关南迁,在组建各级机构的同时,加快了晋城市的城市建设步伐。1985年6月20日,构成晋城市城建主要骨架的泽州路、凤台街、新市东街的街基工程顺利竣工。建设这三条街是实施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关键步骤,街道总长8.05公里,路面总面积25.25万平方米。三条大街的开通,使晋城的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同年10月17日,山西省政府专门召集省直各厅、局负责人在太原迎泽宾馆召开支援晋城建设动员会,听取晋城市副市长李才旺关于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汇报。白清才副省长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希望省直各厅局尽力支援晋城市的城市建设。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晋城市的建设始终十分关心,从1985年5月晋城市成立到1986年5月的一年里,省委书记李立功、省长王森浩、省政协主席李修仁、省顾委主任王克文、省委副书记王建功、副省长白清才、郭裕怀、冯芝茂等领导多次到晋城,围绕晋城的市政建设、经济发展、党的建设等方面工作进行调研和指导。 1985年11月27日,在市政府召开成立后的首次全体会议上,把市级机关南迁作为各项工作之首重点研究,要求政府工作的重心尽快向城市转移,城建、财贸、公安、卫生等单位首先要尽快到晋城“安营扎寨”,到第一线抓工作,打开市管县工作的新局面。1986年初,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党风要好转、经济要翻番、机关要南迁是全年工作的三大任务,要求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发扬太行太岳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艰苦创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型城市中再立新功。同时要求文教、卫生、铁路、公路、水电、市政建设等部门通力合作,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为机关尽快南迁创造更多的条件。 1986年6月10日,市委、市政府在晋城影剧院召开“加快城建步伐,实现机关南迁”动员大会。市直首批南迁干部及施工单位1000多人参加会议。市委书记崔光祖、市长薛荣哲分别在会上作动员报告,再次要求机关干部要发扬太行太岳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意志,为建设新型城市做出表率。市直机关近600名干部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不畏艰苦,从即日起纷纷搬至晋城的临时办公地址,并加快了市委市政府综合大楼和所属各局办公楼建设。截止1987年10月底,除少数部门外,大部分单位都把机关由长治迁至晋城。1989年10月19日,市委、市政府综合办公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其工作部门,正式迁入综合大楼办公,标志着机关南迁任务的结束。 晋城市的成立是境内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成立晋城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是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综合考虑晋城的历史、地理、经济、人文因素,本着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于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原则,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和论证,在地域领导体制改革方面作出的重大决策。新的市委、市政府成立后,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立足晋城市实际,按照“总体设计,配套改革,有主有次,分步实施”的行动方针,制定了发挥城乡总体优势,抓好小城镇建设,开发区域型经济,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众多小城镇相环绕,“群马拉车,接力辐射,众星捧月”式的城市群体的宏伟规划。尽管市管县初期也出现过种种不合时宜的舆论和阻力,但晋城历史发展的进程和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新时期,省委对晋城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的决策是必要的和正确的。 二、中共晋城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与各级机构正常运转 (一)中共晋城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1986年10月13日至17日,中共晋城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晋城影剧院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研究确定晋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的新局面。 这次会议有正式代表350名,出席会议的代表335名,列席代表42名。代表中,各级领导干部236名,占67.4%;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2名,占20.8%;先进模范人物33名,占9.2%;解放军、武警部队代表6名,占1.7%;其它方面代表8名,占2.3%;妇女代表65名,占18.3%;少数民族代表5名,占1.4%;台籍、台属、归侨代表3名,占0.8%;离休干部代表6名,占1.7%;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代表218名,占61.4%;年龄在50岁以下的代表286名,占80.6%。代表既有广泛性、先进性,又具有知识化、年轻化的特点。 会议的主要议程有3项:一是听取和审议中共晋城市委的工作报告,讨论确定晋城在新的历史时期两个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和指导方针;二是听取和审议中共晋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三是选举中共晋城市第一届委员会和中共晋城市纪检委。薛荣哲致开幕词。崔光祖代表市委向大会作了题为《坚持搞好全面改革,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为晋城经济的全面振兴和繁荣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 报告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全面总结了晋城市成立以来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实行市管县体制给晋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第二部分集中阐述了“七五”期间晋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和任务;第三部分重点讨论了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战斗力问题,并详细列举了新时期 市委要做的主要工作。 程延龄代表市纪检委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与会全体代表对市委的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审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关于中共晋城市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共晋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大会按照党章的规定,经过全体代表充分的讨论和酝酿,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中共晋城市第一届委员会和中共晋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选出市委委员31名,候补委员3名,市纪检委委员19名。市委副书记任清海致闭幕词。 大会闭幕后,新产生的中共晋城市第一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崔光祖、薛荣哲、任清海、田霍卿、纪友伟、成葆德、程延龄、王家俊为市委常委;崔光祖为书记;薛荣哲、任清海、田霍卿为副书记。通过市纪检委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市纪检委书记、副书记和常委名单,程延龄为市纪检委书记。 晋城市首次党代会是在市管县体制改革探索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对晋城市组建近二年各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为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努力开创改革和两个文明建设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二)建立健全各级机构 晋城市第一次党代会召开前后,市级政权、地方军事、统一战线、群众团体组织及各县(区)委、人大、政协也相继召开首次代表会议或进行换届选举,全市各项工作纳入正常运转的轨道。 1985年8月中旬,撤销原县级晋城市建制,分别组建晋城市城区和郊区。新组建的晋城市城区包括原县级晋城市的城关办事处及西上庄、钟家庄、北石店3个乡镇;郊区包括原晋城市的其余26个乡镇。经过紧张筹备,城郊二区不久分别召开了第一届人代会,选举产生了区人大、区政府领导。至此,晋城市形成辖4县2区的建制格局,适应市管县和城市发展要求的区划改革全部完成。 1985年9月至1987年10月,市委常设工作机构由19个增加到22个,各机构配齐了领导人或负责人。同时,为了满足重点工作的需要,这期间市委还先后成立过31个虚设和临时机构。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贯彻执行,1985年10月至1987年10月,市级政、军、统、群系统还普遍建立了党组(党委),38个党组(党委)均任命了书记、副书记,有的单位还配有纪检组长或书记。 截止1985年10月上旬,全市117个乡镇党委和2412个农村党支部,按照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调整后,乡镇实有党委成员640名,比调整前减少126名;平均年龄39.1岁,比调整前下降4.4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76名,占43.4%,比调整前提高22.9%;初中以下的364名,占56.6%,比调整前下降20%。农村党支部成员由原来的9756名减少到8523名,平均年龄39.7岁,比调整前下降7.1岁。农村党支部书记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85名,占11.8%,比调整前提高8.1%,其中有11名为中专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1505名,占62.1%,比调整前提高14.8%;小学文化程度635名,占26.1%,比调整前下降19.7%。原来的57名文盲全部退居二线。从年龄结构看,基层党支部书记25岁以下的30名,占1.3%,比调整前提高1.2%;26岁至35岁的665名,占27.5%,比调整前提高13%;36岁至45岁的1247名,占54.4%,比调整前下降10.1%;51岁以上的124名,占5.1%,比调整前下降9%。 与此同时,市委还对下属6个县(区)委、21个直属基层党委的班子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到1987年10月,全市计有6个县(区)委,43个直属基层党委,62个党组,121个乡镇党委,5357个党支部(总支),党员总数为86178人,各级各类干部为31019人,其中妇女干部6970人。 在军队建设方面,晋城军分区成立后,各县人民武装按照中共中央通知精神,划归地方建制,由地方、军队共同管理,以地方为主。1986年8月7日,晋城市城区、郊区人民武装部成立,至此,全市6个县(区)、117个乡镇、办事处均成立人武部,共有民兵15万人。 1985年10月,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批准,撤销武警晋东南地区支队,成立武警晋城支队,执行团级权限,内设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下辖2区4县6个中队,隶属武警山西总队管辖,并接受中共晋城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的领导。武警晋城支队主要担负看押、守护、警卫和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从成立至1987年10月,圆满完成了以值勤为中心的各项任务,为维护社会治安,保卫晋城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曾多次受到武警山西总队的表彰。1987年2月,支队党委被武警总部评为端正党风先进单位,受到通报表彰,总部还作出了向晋城市支队党委学习的决定。特别是执勤设施改革和部队的正规化建设跨入全国先进行列。1987年9月,武警部队司令员李连秀,副司令员范志伦等到晋城视察指导工作。 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建设。1985年11月,民主促进会晋城支部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晋城市支部委员会相继成立,表明晋城市的民主政治建设步入轨道。 1985年8月15日,晋城青年跨学科协会诞生,这是一个以研究生、大学生为主的群众学术团体,宗旨是为振兴晋城作贡献,主要任务是积极培养青年人的各种能力,加强青年人之间的交流,造就一批有开拓精神的科技人才,向晋城各行业和农村专业户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咨询,加强晋城与外界的联系。首批会员共200余人,有在全国各大专院校学习的晋城籍学生,也有在全市各条战线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和自学成才青年。同年9月,根据有关群众团体的章程规定,经中共晋城市委批准,先后成立晋城市总工会、共青团晋城市委、晋城市妇联、晋城市科协和晋城市文联。这些群众团体在中共晋城市委的领导和山西省相应群团组织的指导下,团结、发动和组织不同界别的群众,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围绕中心工作,积极为晋城的各项事业发展做贡献。晋城市总工会成立后,立即对全市基层工会组织进行了整顿和组建。到1987年10月,发展基层工会854个,会员达103071名,有86%的单位建立了“职工之家”,94%的单位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自办职工文化技校54所,举办政治、科技报告会190余场,组织各种文艺演出4800场次,以提高企业效益和发展晋城经济为中心开展了“九龙杯竞赛”;以加强职工劳动纪律、培养职业道德、争一流成绩、创一流水平为目标,在10个行业开展了“双十、双一”竞赛活动。共青团晋城市委成立后,随即于1985年10月中旬发出倡议,号召全市广大青年开展“为新晋城建功立业”活动。为了加强农村的团组织建设,市委1986年7月发出《在乡镇整党中加强团组织建设安排意见》,要求:第一,在整党学习阶段,对团员进行形势任务和党的根本宗旨教育;第二,在乡镇整党过程中,要选准配齐团的专职干部,条件成熟的地方可召开团代会;第三,在整顿基层党组织的同时,建立健全团的基层组织,重点要放在尚未建立团组织的村、乡镇企业和城市街道;第四,重视在农村或城镇街道的优秀团员、特别是团干部中发展党员;第五,加强团组织活动阵地的建设。并要求把加强团组织建设作为验收乡镇整党标准之一。到1987年10月,全市共建立基层团委196个,团支部(总支)5351个,团员总数达71200人。活跃在经济建设第一线的各级团组织,建立了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基地328个,培训青年9万多人,使56000多名青年掌握了一至二门技术,3000多贫困青年找到了致富门路。全市72%的单位建起青年之家2200多个,有134名青年在“为新晋城建功立业”活动中立了功,360名青年获“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市妇联成立后,为了帮助广大妇女学好经济建设的技能,指导各级妇联创办妇女活动中心和联合夜校2500余所,举办各类技术培训8000期,另有4694名妇女参加了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的学习,共培训妇女20多万人次,使60%的中青年妇女掌握了一到二门专业技术。全市约有10万名妇女投身到商品生产的大潮中,占到妇女劳动力的36%。以妇女为主的专业户、重点户达16216个,占全市“两户”总数的40%。全市涌现出万元女状元160名,5000元女标兵635名,千元女能手8600名,新型“五好家庭”198000多户,占总户数的45%。经过锻炼培养,全市有许多女干部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其中地师级女干部1名,县处级女干部42名,科局级女干部179名。各级妇联还广泛发动群众,为儿童福利捐款13万元,捐物2700余件,集资100万元。为老山前线和边防战士赠送慰问品310万件,慰问款3000元,帮助军属做好事25000人次。由于贡献突出,全市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女劳模、“三八红旗手”3247名,模范教师中妇女占28%,优秀护士中妇女占94%。晋城市科协自成立之日起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普宣传活动。1986年7月,邀请美国坦布尔大学化学教授举办中美化学教学法学术讲座。1987年组织了晋城市农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到1987年10月,各级科协共印刷科普资料160万份,展出科普厨窗、宣传版面1500平方米,放映科技电影、科技幻灯、科技录像150余场,观众达30万人次。举办科普集市30余次,受教育群众70万人次。市文联始终坚持党的文艺工作方针,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组织作家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创作出一批反映晋城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品,并多次举办书法、美术展览,活跃晋城的文艺生活。市文联编辑出版的《热流》杂志,曾获中国作协颁发的“乌金”奖,1986年被评为全国最受欢迎的文艺月刊之一。 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学技术协会等群众团体于1987年5月26日至28日,在晋城影剧院正式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600余名工会会员、共青团员、妇女和科技工作者代表参加了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纪友伟主持开幕式,市委副书记任清海致开幕词,市委书记崔光祖作了重要讲话。开幕式后,各群团组织分别召开会议,代表们分别听取了各自组织的工作报告,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其它一些决议,民主选举产生了市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科协的领导机构。至此,晋城市的各个群团组织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 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确定 晋城市成立之初,市委、市政府就十分重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1985年7月9日至10日,市政府召集市直有关单位领导和各县、区分管计划工作的领导围绕编制晋城市“七五”计划举行座谈。参加座谈的人员认真对照全国、全省“七五”计划座谈会精神,对晋城“七五”计划的编制工作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薛荣哲市长在座谈时强调编制“七五”计划应注重5个问题:一要注重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二要注重投资效益,选准突破口,充分发挥晋城的资源优势;三要抓好“两通”(流通和融通),进一步搞活微观经济;四要搞好计划的综合平衡;五要充分利用现有人才,加速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 7月中旬,山西省第五次党代会通过了《山西省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草案)》。晋城市委在传达贯彻省五次党代会精神时,要求紧密联系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尽快拿出一个鼓舞人心的全市“七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来。为此,市委、市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对晋城市情进行了周密详尽的调查研究,调查范围涉及工农财税、科教文卫、党建政法、精神文明等方方面面。通过调查发现,晋城有着明显的优势。首先是地理位置优越。晋城市地处太行山屋脊,扼守晋豫边界,是山西省同黄淮经济区连接的南部门户。南探武汉,与长江大经济带连接,东连港口,与海运口岸相接,近承冀鲁豫,远交陕甘宁,在国家制定的“东靠西移,发展中间”的战略中,起着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由此可见,晋城无论在全国还是全省的经济发展中,都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次是自然资源丰富。晋城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就有20多种。其中尤以煤、铁、硫著称。特别是煤炭,地质储量达808亿吨,已探明储量270多亿吨,全系优质无烟煤,占全国无烟煤探明储量的1/4。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拥有数百种动、植物属类,森林覆盖率达26.7%。同时,广阔的山地和牧坡又为发展林牧业提供了便利条件。晋城还是北方蚕茧和丝绸生产基地,是华北地区的富水区,水总量为21.42立方米。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证。第三,地方经济体系基本形成,经济实力较强。经过建国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晋城的工业生产初具规模,形成了以能源工业为主体,机械、冶金、纺织、食品、建材等到工业相衔接,门类较为齐全的地方工业体系。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到建市初,尽管晋城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3%,人均国民收入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6%,经济实力相对比较雄厚。第四,晋城是革命老区,人民群众对党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对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着较高的自觉性。但是,晋城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劣势,主要是:第一,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加工能力差,经济效益低。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全民经济占35.5%,集体经济占61.6%,个体经济占2.9%,起骨干作用的全民所有制经济相对薄弱;在产业结构方面,产业体系呈重型化、单一化特征,农业和轻工业较弱;在技术结构方面,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职工占总数的95%以上,而从事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职工人数比例很小;在产品结构方面,大多是以煤炭等初级和基础材料为主,产品加工深度低,品种少,质量差,综合经济效益不高。第二,科技、教育落后,劳动者素质较低。建市初,各类科技、管理人员只有1.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93%。工程技术人员仅占工业企业职工的2.1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31098个乡镇企业中,仅有百余名技术人员。共有农技人员562人,平均每2800个农村人口中仅有一名农业技术人员。教育更是薄弱,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市大学文化程度的居民占总人口的0.2%,高中文化程度的居民占总人口的5.8%。第三,城市辐射能力较弱。由于城市新建,环境容量很小,承载能力有限,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经过对晋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综合研究,晋城市委于1985年9月13日至15日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中心议题是:在全市组建工作基本结束后,如何使各部门的机器尽可能快、尽可能好地运转起来,以进一步领导、团结、动员、组织和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搞好各项工作,加快两个文明建设的进程,为提前实现“翻两番”、“达小康”的总目标而努力奋斗。会议认为,建市三个月来,出现了三个意料之外:一是思想稳定比预料的快,二是工作就绪比预想的早,三是经济发展比预料的好。根据对全市各方面实际情况的调查,结合全国、全省改革开放形势,会议确立了晋城市今后发展的方向是:搞开放式商品经济,创辐射型经济网络,走城乡一体化道路。为了把晋城建成第一流文明城市,会议提出了自己城市的特点定位:第一具有开放性,第二具有先进性,第三具有独特性。具体规划是:全市工农业总产值1985年达到19亿元,1986年达到20.6亿元,实现第一个翻番;1995年达到41.2亿元,实现第二个翻番,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迈向小康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会议强调,要从严治党,搞好改革,创造市管县体制改革的经验;要狠抓公路建设、电力建设、人才开发、资金筹集四个薄弱环节;要充分认识和发挥晋城市的优势,扬长避短;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要统筹兼顾,安排好群众生活,把各方面的工作搞上去。会议要求在全市范围内迅速掀起一个“讲理想、讲党性、赛团结、赛创新、赛纪律、赛效益”的“两讲四赛”高潮,以促进全市上下团结,振奋精神,为实现市委确定的目标而共同努力奋斗。会后,各单位、各部门都认真进行了传达贯彻,并围绕市委确立的目标,研究制定本单位、本部门的发展规划。 依据对市情的客观分析和未来发展的总体把握,在1986年10月召开的中共晋城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式确立了晋城市“七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以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农业为基础,以流通、交通为先导,突出抓好科技、教育,实行综合规划,整体开发,进一步深化煤铁优势,发展丝绸、果品优势,开发林牧优势,带动和促进全市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协调发展,把晋城市建设成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成为我国北方的丝绸基地和果品生产基地,为创造一个各业兴旺、环境优美的文明城市,为在晋城市提前实现“翻两番”、“达小康”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这个方针,1987年4月,市政府编制出《晋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提出了今后5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① 到1990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0.7亿元,年平均递增7.8%;② 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9.6亿元,年平均递增7.9%;③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年平均递增6.5%;④ 人均国民收入达到902元,年平均递增6.6%;⑤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力争用5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基本上完成城市新区建设任务;⑥ 科技事业要达到全省中上等水平,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各项事业力争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在上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到1988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3.45亿元,比1984年增长46.7%,提前两年超额完成“七五”规划的奋斗目标。国民生产总值达18.07亿元,比1984年增长32.4%,人均国民收入844元,比1984年增长25.3%,两项指标接近“七五”规划的目标。农业出现新转机,1989年粮食总产超过67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一举摆脱了自1984年以来连续下滑的势头。特别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1988年总产值达14.4亿元,占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0.2%,占全市社会总产值的43%。城乡市场基本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88年城市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823元,比1984年增长97.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60元,比1984年增长37.9%,财政收入达1.84亿元,比1984年净增5600万元,增长51.73%。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针是正确的,“七五”计划制定的奋斗目标是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 但这个战略方针毕竟是在市管县体制实行之初确立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原定战略方针的不足也日益显现。如在正确地强调煤炭生产的同时,对其它产业的发展重视不够,这必然不利于工业内部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不利于综合经济优势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客观上迎合了“靠资源吃饭,轻视技术进步”的传统心理。同时,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后备支柱产业,以及基础产业及农业相对薄弱,致使经济发展的后续能力不强。市委及时认识了这一问题,开始采取措施对原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针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1988年8月18日至20日,市委召集市直各部门,听取全市各项产业基本情况及经济形势的汇报,着手研究起草晋城市1989年——1995年经济发展战略。9月22日至24日,市政府邀请首都和省城数十名专家,在市政府一招举行1989年至1995年晋城市经济发展预测和政策建议分课题研究报告讨论会。原国务院能源基地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李智盛、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中心《管理世界》主编何绍华、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德成等专家学者,同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区主要负责人一起展开研究讨论。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9月26日至30日,市委召开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集中探讨制定《晋城市1988——1995年经济发展战略要点》。市委副书记、市长薛荣哲就《战略要点》作了说明,与会人员对《战略要点》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为修订全市经济发展战略及市委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 经过修订后的晋城市1988——1995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针为:以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农业和教育为基础,以化学工业为主导,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发育市场体系,进一步深化煤铁优势,发展丝绸、食品优势,开发林牧优势,带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这一新的战略方针,在吸收前一个战略方针优点的基础上,主次更加明确,结构更加合理,思路更加严密,内容更加丰富。具体表现在:突出了化学工业的主导地位;注入优化产业结构和发育市场体系的新意;强调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把教育和生态环境提到重要的地位。 根据市委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针的调整,市政府提出了到本世纪末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一是国民生产总值提前翻两番。到2000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计划达到46亿元,比1988年增长1.55倍,平均每年增长8.1%;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比1988年增长1.56倍,平均每年增长8.14%;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54亿元,比1988年增长1.74倍,年均增长8.78%,农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比1988年增长59.2%,年均增长3.95%;财政收入达到3亿元,比1988年增长1.09倍,年均增长6.37%;主要工农业产品,原煤5500万公斤,发电量54亿度,粮食80万公斤,分别比1988年增长94.8%、7.12倍、45.3%,年均分别增长5.72%、19.07%、3.16%。二是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到2000年,全市国民收入计划达到40亿元,比1988年增长1.56倍,平均每年增长8.16%;全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88年的人均9116元提高到16000元;万元工业产值的综合能耗由1988年的8.92吨(折标煤)下降到7.5吨以下;预算内工业企业的资金利税率由1988年的16.12%提高到25%,销售利税率由1988年的18.58%提高到24%;农产品综合商品率由1988年的56%提高到65%;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由1988年的68.5%提高到75%。三是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到2000年,全市轻重工业产值的比例将由目前的16∶84调整到27∶73,一、二、三产业的关系由目前的23∶61∶16调整为15∶65∶20。四是市场体系趋于完善。到2000年,全市将形成比较完善的、辐射能力较强的生产资料市场、科技市场、资金市场及劳务市场。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将达到25亿元,比1988年增长2.18倍,平均每年增长10.12%。五是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到2000年,城市总人口达到20万,人均居住面积1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8平方米,各项建设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使晋城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市场繁荣、交通便利的现代化城市。六是科技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到2000年,科技成果的推广率达到7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目前的20%左右提高到30%;市区基本普及中等教育,郊、县区普及初等教育。城乡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例达到1.2∶1。七是各项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到2000年,全市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29张,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为人民创造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生活丰富多采、延年益寿的条件。八是城乡人民生活实现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变。到2000年,职工平均工资达3000元,比1988年增长90%,平均每年增长5.4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0元,比1988年增长91%,平均每年增长5.54%,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将达到2000元,比1988年增长1.06倍,平均每年增长6.2%。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以及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是:第一步,从1988年到1990年,集中力量初步解决制约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到1990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7亿元,国民收入达到16.9亿元,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9.2亿元,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高效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二步从1991年到1995年,主要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突出发展主导产业,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到1995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1.2亿元,国民收入达到24亿元,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7.6亿元,比1980年翻两番。整个经济的发展开始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第三步,从1996年到2000年,实现由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转换,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战略重点是: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切实把科技、教育的发展放在首位;优化产业结构,突出主要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战略措施是:第一,以增强企业活力和加强宏观调控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第二,实施“投资倾斜”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高度化;第三,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第四,加强横向经济联合,建立开放型的经济网络;第五,贯彻“科技兴市”的战略方针,为晋城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上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及战略步骤、重点、措施,不是单一的产值、产量和速度方面的指标,而是提出了一个包括经济增长、效益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全面进步发展4大目标的多层次的战略目标体系,体系中的各项指标都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晋城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经过反复论证和科学测算,留有余地地制定出来的。既反映了经济以适当速度增长的要求,又特别强调了提高效益,经济增长要服从经济效益提高的原则,体现了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举的思想。总的来说,这个目标体系比较真实和客观,它全面地反映了晋城经济发展的状况,也符合全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是一个注重效益、强调质量、注意协调发展、稳定增长的战略目标,为晋城今后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地绘制出了一幅宏伟的蓝图。 中共晋城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崔利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