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永远的长江支队!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7-05-28 18:22作者:李进顺  赵福龙来源:晋城党史网

当我们满怀深情、引吭高歌《啊,永远的长江支队》这首激动人心的歌曲时,眼前仿佛出现了68年前,父辈们在"长江支队"的光辉旗帜下聚集,肩负着"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伟大光荣使命,雄赳赳、气昂昂地告别了太行山根据地,向着江南方向挺进!  

     

"出太行,风华正茂。"我们的父辈南下前,在太行、太岳根据地都是地方县、区级的领导干部,是党的优秀儿女,为保卫根据地的和平与建设,而忘我地辛勤工作着。为了支援新区,党中央一声令下,舍小家为国家,纷纷迅聚在"长江支队"旌旗下。南下征途路漫漫,爬山涉水战困难,历尽艰险信念在。长江支队跟党走,党指向哪里就奔赴到哪里!八闽福建需要你一一长江支队!


"留八闽,万般辛劳。"长江支队的全体南下干部们经长途跋涉抵达福建后,为了彻底肃清国民党反动派在闽的残余势力,为了八闽百姓的幸福安康,积极配合野战部队,展开了围歼土匪恶霸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长江支队的吕学政、关麒麟、赵克俊、随裕发等34位烈士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倾洒在了八闽大地,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杜鹃花,为八闽百姓的安康与幸福,无私地奉献出了自己的年轻生命!紧接着,长江支队进行土地改革,让八闽百姓耕者有其田。在八闽大地建立人民政府,百姓终于扬眉吐气、当家作主人!为了恢复福建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南下干部们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奔忙在八闽大地上。谷文昌同志为了彻底根治东山县的风沙肆虐,率领一班人踏遍了东山全县,探查大风源头,研究对策根治大风。为了造福东山县人民,他几乎通宵达旦工作,睡眠很少、很少。身体累垮了,他硬撑着。他身体力行,带领全县人民一起植树造林,通过多次尝试,终于绿化了全东山,降伏了风沙,东山县从此旧貌换新颜。吕居永老前辈离休后,时刻牵挂着山老区人民,关注着老区建设。他不顾高龄与身体健康,经常奔波在八闽老区调研、开会,共走了54个老区县(市、区),96个老区乡(镇),237个老区自然村;与省老促会其他同志共同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专题报告49篇,为老区四处奔波,牵线搭桥,多方筹集资金3170多万元,为老区修建希望中小学校112所,帮助解决了34000多个老革命"五老"问题,帮助贫困生上大学700名,上高中、中专6900名,上小学200名,等等。老区的土地上洒下了吕老辛勤地汗水!酒玉琳同志离休后,不甘寂寞,从事房地产业,经济效益显著。酒老回老家探亲,看到家乡较落后,尤其看到学生挤在旧教室上课,心像被刀割了般难受。他说:穷,不能穷教育!于是拿出专款为老家村里投资兴建新校舍;投资兴建家乡的公路;为"希望工程"捐款,受益者不计其数。还有李秀云老前辈,南下时数她最年轻,而今满头银发。离休后的她,热衷于老体协、关工委事业,经常到校当辅导员,关心着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同时为了把长江支队精神发扬光大,她不顾年事已高,积极攥写回忆录,组织长江支队研究会活动,在她的组织、领导下,太行精神、长江支队精神,得到了更好地传承!这,就是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他们把党的事业看作是自己的事业,从不向党索取,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 你什么都不要,只要百姓安康,孩子的微笑。你坚守了开拓者高尚的情操,留下了长江支队光荣的名号!"长江支队的全体南下干部们在闽68年,真正做到了不求索取,无怨无悔,无私奉献。他们听党话,跟党走。不怕流血牺牲,永远保持着艰苦奋斗的革命光荣传统。他们自豪地说:只要老百姓生活得好、幸福,能安居乐业,这就是我们这一生的追求!


说的多好啊!这就是老一代革命家的高尚情操,没有多少豪言壮语,有的是高风亮节的品德!在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伟大时代,我们后来者一定要继承长江支队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