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北方局访问老区  芦苇河万众欢腾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6-06-03 22:18作者:吴军雄来源:晋城党史网

公元一九五一年九月三日,大宁村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客人。

为首者是原晋豫、太岳区委书记聂真同志。他是大宁村的老熟人、老朋友,也是村里党员干部和群众敬重的老领导。其余随行人员均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重要官员。

聂真为什么来到大宁村呢?

原来,这年的八月二十八日,党中央、毛主席派出中央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到北方革命老区进行慰问。聂真此时已是中共中央华北局负责同志。访问团访问的地方,有许多是聂真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加上他长期在晋豫、太岳区担任主要领导,因此,很自然的担任了访问团华北分团副团长,并实际负责华北地区的访问工作。

八月二十八日,访问团在阳城召开了晋(城)、阳(城)、高(平)、沁(水)、垣(曲)五县代表会,传达了党中央毛主席的旨意和对老区人民的问候。九月三日,聂真同志亲自带队,以一组到大宁村进行重点访问。陪同聂真一行的是中共阳城县委书记张健民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同志。

访问团进村后,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张仲荃和村长郭维仁率众予以隆重欢迎和热情接待。

张仲荃、郭维仁不是已外调工作吗,怎么此时又出现在村中?这中间各有一段背景。张仲荃在大宁村,在阳北,乃至阳城的革命历史上,都是一个不可磨灭的重要人物。“十二月事变”后,他作为党支部书记和五区分委书记,带领大宁村和沿河各村群众,与顽固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保存了革命力量,为共产党在阳城北部重新崛起奠定了基础。日寇占领阳城后,他采取灵活斗争方式,以建立两面政权为手段,成功地将日、蒋、阎三方政权掌握在共产党手中,为把大宁村和阳北转化为抗日根据地,发挥了至为关键的作用。阳解放后,他先后担任县生产建设科副科长、五区区长、区委书记等职。尤其在担任五区党政主要领导职务期间,他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改革,组织民兵参军参战,工作异常活跃。仅参战支前一项,五区就高达十六批次之多。正是他的出色才能和贡献,阳城在抽调干部南下时,也将他列入其中,并内定为县委书记。恰在此时,一件事情改变了的人生经历。他在南下接受培训时,忽闻大女儿病重,生命垂危,捎信让他回去。闻讯后即向上级请假,要求回家看望。但当时南下在即,县委负责人不同意。张仲荃一气之下自行返家。后来,县委负责人也感到不近人情,几次派人到村邀请张仲荃返县工作。可是,南下机会已失,于是,在担任了一段工农青妇联合委员会副主任后,张仲荃又向县委申请返家生产,并得到批准。回村后,鉴于他对革命的贡献和在村中的威望,党员们又一致推选他担任了支部书记。郭维仁则是在南下征战中,闻听大宁民兵在石陵镇惨遭损失,急忙与堂弟郭维民赶去看望。当时民兵遇难现场仍未清理,许多人看到遇害民兵惨状都不敢动手殓尸,郭维仁、郭维民兄弟二人主动将遇害民兵尸体收拢包裹,然后又自报奋勇护灵回到阳城。当他们二人重新返回时,队伍已经转移。二人只好回到村中,就这样失掉了组织关系。郭维民在组织安排下,不多久又外出工作,郭维仁则被留在村中,担任了村长职务。

张仲荃、郭维仁与聂真很早就相识,一见之下非常亲切。聂真向他们传达了访问团此行的目的,并向二位村干部亲切询问了大宁村的情况及他所熟悉的琚天贵、刘申四、刘嘉珍等人的情况,张仲荃、郭维仁向聂真详细进行了汇报。

“毛主席派访问团来看望我们了。”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迅速传遍全村,又很快传到周围村庄。没等村里发出开会通知,群众就自动扶老携幼,络绎不绝的来到中佛堂大庙,想见一见从毛主席身边来的访问团的首长,见一见闻名已久的传奇人物聂真。聂真见状,向张健民说道:“健民同志,我们访问团的行程中,有一项就是要召开当地群众大会,没想到大宁村的群众这么热情。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我看就不要组织了。这个场面再合适不过了。”张健民说:“聂书记认为可以,我们就照办。不过,要请仲荃、维仁两位同志去稍稍组织一下。”张仲荃、郭维仁应声去了。

不一会儿,大庙戏台的上方,扯起了一块红布会标,上书“热烈欢迎中央革命老根据地访问团到访”十七个大字,戏台正中,并排悬挂着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一群持枪民兵戴着红袖标,在场上维持秩序。刚才还人声鼎沸的大庙里,瞬间变得庄重肃穆。聂真与访问团的同志和张健民等县、区、村领导一起登上临时设立的主席台。张健民以县委书记的身份主持会议。他往舞台前一站,放开嗓门说道:“乡亲们,今天是我们全体村民永恒难忘的日子。党中央、毛主席派出中央北方革命老根据地访问团来到我们村访问,这是对我们老区人民的极大关怀,是坚持十四年革命斗争的大宁村全体人民的无尚光荣。让我们向访问团的各位首长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随即,会场响起暴风般的掌声。所有的人都使出最大的劲来鼓掌,而且持续了很长时间。张健民几次伸手示意。大家都像没看见似的,谁都不愿停下来。伴随着这经久不息的掌声,群众放声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向访问团的首长学习”,“向访问团的首长致敬!”聂真和访问团的成员也站起来高呼:“向老区人民学习,向老区人民致敬!”台上台下相互呼应,气氛非常热烈。

稍倾,张健民宣布:“请访问团副团长、我们的老领导聂真同志讲话。”台下众人又是一阵起劲的鼓掌。聂真站起身,走到台前,双手往下一压,开始了他的即席演说:

“乡亲们,同志们,我们访问团受党中央、毛主席的委托,前来向为革命做出卓越贡献的老区人民进行慰问。我代表党中央、毛主席,代表中共中央华北局,向大宁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致以亲切的问候,你们辛苦了。”

会场上又掠过一阵热烈而激昂的掌声和欢呼声。聂真继续说道:“大宁村是英雄的山村,红色的山村,是革命老根据地。我长期在阳城工作,对大宁村的事迹可以说比较了解。无论是在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反对国民党顽固派搞投降、搞倒退、搞分裂的斗争中,还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大宁村的党员、干部、群众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你们面对强敌,不怕打,不怕压,愈挫愈奋,愈战愈勇,表现出坚定的革命信念、崇高的民族气节和鲜明的战斗风格。你们所从事的正义斗争,是全中国人民争自由、求解放伟大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你们的英勇事迹,在阳北地区,在整个阳城,乃至在全省、全国都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像大宁村这样的红色山村,有了千千万万个像大宁人民这样坚强不屈的中华儿女,我们才能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才能最终打败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打垮蒋介石反动统治,推翻三座大山,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迎着一张张饱经风霜、充满激动地脸庞,聂真提高声调说:“我今天来,给大家带来了三件珍贵礼物:第一件,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给老区人民的亲笔题词和党中央赠给老区的纪念奖章。。”

随即,一名工作人员把一面绣着毛主席亲笔题词“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锦旗和一枚奖章送到聂真手上,聂真说:“请大宁村代表上前接受锦旗和奖章。。”支部书记张仲荃、村长郭维仁急忙站起来,上前从聂真手上接过锦旗和奖章,并高高举起向全场示意。与会群众情不自禁地又放声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聂真说:“毛主席的这个题词,大家都看到了。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只有两句话,十二个字,但是,却包涵着非常深刻的含义。首先,题词是对老区人民革命斗争光荣历史的肯定。其次,是告诉我们,在反帝反封建的进程中,老区人民积累了许多好的传统、好的作风、好的经验。革命胜利以后,我们不能把这些好的东西轻易丢掉,而要把它继承和保持下去,让它在建设新中国中发扬光大,继续推动我们的事业。再次,是要求老区人民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要在新的革命征途上再接再励,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崭新业绩。”

所有的人都在细细咀嚼聂真的话,从中体味毛主席题词的丰富蕴涵。

“第二件礼物,是中共中央华北局委托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华北分团致华北老根据地人民的信。我将这封信向乡亲们宣读一下。”

聂真随即掏出一张粉红色信笺念道:

“华北老根据地革命烈士家属们,革命军人家属们,革命残废军人们,坚持长期革命斗争的地方干部和父老兄弟姐妹们,老根据地访问团,是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派来的,来看望你们,来向你们问好和致革命的敬意。

“华北区的每一个老根据地,都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钢铁堡垒,中国共产党,曾经在这里领导着全体人民,进行过空前伟大的革命斗争,一直争取到今天全国的胜利。

“华北老根据地的人民,不避一切艰难困苦,支持了自己的军队。八年抗战中,你们配合全国其他根据地,从自己的家门口,打走了凶恶的日本帝国主义,紧着,你们又从自己的乡土上,消灭了美帝国主义走狗蒋介石在华北战场的匪军。华北的子弟兵,和全国人民解放军在一起,打过长江,赶过黄河,解放了华中、华南、大西北和大西南,现在又胜利进军西藏。华北人民成千成万的英雄子弟,今天守卫着祖国的边疆大门。

“回想以前那艰苦的年月,敌人的烧杀破坏加上水旱虫灾,一起压在你们的身上。但你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面打敌人,一面用人力战胜天灾,靠着你们的艰苦奋斗,支持了十多年的革命战争。

“你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锻炼出无数的革命干部和英雄模范人物,他们创造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历史,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上,取得伟大的业绩。

“你们对伟大祖国人民事业,立下了巨大的功劳。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就是华北的北京。你们生活在毛主席的身边,更是无比的光荣。

“现在,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派我们来看你们,同时邀请你们的代表到北京,参加今年的国庆典礼。

“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非常关心你们,关心革命烈士家属、革命军人家属、革命残废军人及其他人民的生活。关心革命人员与革命子女的工作与学习要求,关心今年部分地区的旱灾和虫灾。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尽可能的、逐步地努力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今年毛主席曾派飞机到绥远炸开了黄河冰坝,避免了水灾,又派飞机到河北黄骅县消灭蝗虫,这都是从来没有过稀罕事。今后国家建设还会有困难,希望你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在各种爱国运动中起带头作用,搞好爱国生产运动,加强国防建设,使得我们伟大祖国无比地繁荣强盛,人民生活无比地幸福美满。”

念到信的结尾,聂真提高声调振臂高呼:

各老根据地人民革命功劳万古流芳。

为革命牺牲的同志们永垂不朽。

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

全场群众跟着长时间的欢呼。

“第三件礼物,我们访问团带来了电影队,今天晚上,由访问团为大宁村群众举办电影招待晚会。”

“电影?什么是电影?”场上群众相互低声打问。“咱只看过戏台上演戏,看过木偶戏,看过耍猴子,不知这电影是咋回事。” “管它是什么,反正是毛主席送来的,肯定不会差了,咱晚上去看看就知道了。”

聂真最后说道:“希望大宁村的乡亲们,一定要牢记党中央、毛主席对老区人民的关怀,永远发扬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在建设新中国的征途上,建立新的功勋。”

聂真讲话后,所有的人都情绪激昂的欢腾雀跃。不知道谁从哪里弄来一副锣鼓敲打起来,场上气氛达到高涨。猛听又有人喊了一声,“到村里游行去!”于是,以锣鼓队领头,群众紧随其后,从大庙涌向村中。

看着群众的高昂士气,聂真向张健民等人感慨万千的说:“大宁村的群众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使我更加坚信毛主席所说的,战争之最深厚的伟力和源泉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是无比正确的,更加坚信我党的群众路线是无比正确的。只要拥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战胜呢?”

当天下午,聂真带着访问团的同志,到村里看望了烈军属、伤残退伍军人,代表党中央、毛主席慰问这些革命功臣。被慰问者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

晚上,访问团带来的电影队,在进入大宁村的沟口一块宽阔平地上,为群众放映电影。上至芹池,下至蒿峪,北至刘家腰,沿河一万五千余名群众齐集于此,和大宁群众一起分享党中央、毛主席给予老区人民的殊荣,这一场面犹为壮观。当银幕上出现人物形象时,把许多从未看过电影的观众着实吓了一跳。纷纷说:“妈呀,真是见了活老爷了。白天看见还是一块白布,晚上上面怎么就有人了呢?这人怎么能上到布上呢?布上咋就能站住人呢?”有的说:“这共产党、毛主席就是能,怪不得小鬼子、蒋该死闹腾半天,都吃了败仗,这是有神人相助啊。”群众的议论把放映员都说笑了。他们耐心向群众说明这不是什么活老爷,而是科学技术,但许多人还是将信将疑。

第二天,聂真率访问团离开大宁,全村男女老幼一齐出动,热情相送,许多人提着篮子,不停地往代表团成员的口袋里塞花生、红薯、柿子等食品。还有的人拉着聂真等人的手,久久不肯放开。其情其景,就像当年送别子弟兵一样感人。

(责任编辑:崔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