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义汉烈士的故事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5-07-12 16:31作者:焦书文来源:晋城党史网 任义汉,一个有着对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信仰无限情义的汉子,一个长得英俊、潇洒、高大,浑身透着精明、强干、灵气的汉子,一个视人民为父母,不惧凶险,勇于奋斗,不怕牺牲,为人民办了那么多好事,其事迹至今被人们广为传颂的汉子,中共山西省陵川县第一区区委书记兼区长,1945年2月在他的家乡山西省陵川县平城镇秦寨村(现改为义汉村)壮烈牺牲了。他是在家乡即将解放的前两个月,由于叛徒的出卖,突遭日伪偷袭包围牺牲的。任义汉孤身陷敌,但临危不惧,大义凛然,英勇奋战,直至战斗到力竭弹尽,才将最后的一粒子弹射向自己。他用自己年青的生命,实践了“永不叛党、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的誓言,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党的领导干部所具有的最崇高的品格和气节。 任义汉,1918年4月出生在山西省陵川县平城镇秦寨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8口人。义汉在姊妹6人中年龄最小,在兄弟二人中排行老二。少时的任义汉生性活泼、灵俏,几丈高的树霎时便爬了上去。和小伙伴玩耍,爱抑强扶弱。由于家贫,十二三岁时,父母才送义汉到本村小学学习二年。迫于生计,任义汉十五岁时就被人介绍到本县县城一家店铺当了学徒工。少时的遭遇,在任义汉小小的心灵中便打上了深深的阶级烙印。 1937年,正当任义汉学成出师之际,国家形势突变。日军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全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热潮。此时的陵川县也点燃了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的烽火。1937年6 月,山西省牺牲皳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派卫逢祺、要崇德(二人均系共产党员)以县牺盟特派员的身份到陵川县,组织成立了牺盟会,开展了抗日救亡活动。11月,由郑虎畅率领的八路军工作团到达陵川县,领导开展了武装斗争。12月,中共长治特委在陵川县组建了以李希曾为书记的中共陵川县工作委员会(简称陵川县工委),开展了发展党组织和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工作。面对如火如荼的抗日斗争,任义汉热血沸腾,立即投身到轰轰烈烈的保家卫国的斗争中去。 出土的金子总生光。参加了牺盟会的任义汉立即显示出其才华。任义汉口才很好,讲话干净利索,且能歌善舞,说唱打家伙样样能来。有时到一个新地方工作,找不上人就让人打家伙唱戏,人马上就来了。党组织看中了这棵苗子。任义汉参加牺盟会不久,就被派往自己的家乡平城镇秦寨村,发动组织成立青年抗日救国会(简称青救会),并担任村青救会秘书。时日军尚未打进陵川县境,只是不时派飞机进行轰炸,骚扰。任义汉除了参加村上的成人活动,组织青年训练、宣传,还兼任村儿童团团长。他领导的村儿童团,以纪律严明、工作扎实、过硬著称。一次,一位路过的八路军首长因没带路条,硬是不被站岗放哨的儿童团放行,并被带至团部审查;一次一位儿童团的亲戚来秦寨串亲,因没带路条,也被带至团部,弄清原因才放行。为此在1938年至1939年,秦寨村一直被评为抗日模范村。由于任义汉工作扎实、认真和出色的领导才能,1938年4月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38年6月在陵川县青年抗日救国会成立大会上被选为县青救会秘书。担任了县青救会秘书的任义汉工作更加积极。从1938年6月至1939年,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他率领的青救会一直以一种骨干的力量,在全县先后参与了驱逐反动县长师人凤、反对国民党中统晋南工作团、精建会和在全县开仓借粮、赈灾救荒、减租减息、动员青年参军支前等一系列的工作和斗争。1939年7月,作为党组织的一员,任义汉和其他20余名党员一起,参加了中共陵川县委在陵川县潞城乡天池村召开的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1939年下半年,国民党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越演越烈。1939年12月,阎锡山在山西发动了反革命的“十二月事变”。不久,事变即蔓延到陵川。国民党、阎锡山政权组织的“突击队”、“暗杀团”,不时向陵川突击。不少同志牺牲了,不少人被险恶的形势所吓倒。面对国民党、阎锡山制造的腥风血雨,任义汉不气馁,不退缩,斗争情绪不低下。他仍然一如既往地积极工作。他找很多同志谈心,教育大家树立起革命必胜的信心;他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照顾烈士和被抓捕同志的家属;他采取多种办法,制定各种措施,加强青救会的组织纪律性,以使大家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防止被敌人突然袭击,并配合党所领导的其它组织及武装向敌人还击。1940年3月15日,为顾全全国抗日救亡大局,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关于从太南撤军的命令。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中共太南特委通知中共陵川县委及其政权、武装、群团组织撤退。针对不少同志怕离家、离不开家、行动犹豫迟缓的情况,任义汉尽最大努力,说服大家,提高对局面严重性的认识,克服侥幸麻痹思想,防止国民党及其政权疯狂的阶级报复,使青救会的大多数成员迅速北撤到壶关、平顺一带。撤出前夕,还在家乡秦寨村连夜召开一次会议,动员大家北撤,使一些同志走上革命道路,减少了不必要的牺牲。 1940年3月16日,陵川县党政军统群2000余名干部战士北撤平顺,到达安全地点。鉴于任义汉斗争的坚定性和工作能力,又被任命为平顺县各业联合救国会主席。 1940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占陵川后,对参加过共产党八路军及其抗日救亡团体的人员及其家属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清剿”,被逮捕、杀害、下狱者达千人以上。而对日本人的扫荡,则一打即溃。由于国民党军队执行“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政策,倒行逆施,失掉人心,为此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便“兵败如山倒”。先是国民党新五军军长孙殿英率部自动投敌,继则国民党四十军军长庞炳勋也在被俘后投敌,最后二十七军在日军的第五次进攻中也被打散,损失殆尽。1943年4月,根据国民党军队已完全溃败,陵川已被日军占领,成为敌占区的情况,中共晋冀豫四地委作出开辟川工作的决定。与此同时,上级党组织决定派出以王葆珍为队长、任义汉为副队长,路宪文为队长、石小平为副队长的陵东、陵西两支武装工作队进入陵川开辟工作。为了及早打开抗日对敌斗争的局面,任义汉率先进入陵川,在艰苦的环境中,首先组织建立了壶(关)陵(川)游击队,与敌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943年4月至7月的陵川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日本侵略军为达到长期占领陵川的目的,先后在全县各区、村建立了以地痞流氓、卖国汉奸、国民党反动分子为骨干力量的伪政权。而被日本人打散的一部分国民党军、国民党残余政权也不想退出历史舞台,他们到处打家劫舍,征粮派款,鱼肉百姓,加之1943年春夏天遭大旱,赤地千里,使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打开工作局面,任义汉几乎不分昼夜的工作。他们或是于夜晚出发到某村安抚群众,宣传我党我军政策,向人民讲明,共产党八路军不走了,号召人们团结起来,共同抗日,提高认识,增强信心;或是到某村村公所找那些为日伪干活的人员发动政治攻势,要求他们“人在曹营心在汉”,明里对日本人“维持”,暗里为八路军办事;或是召集当地富户,和他们讲抗战救国的道理,要他们明大义,知大理,捐出部分钱物帮助群众渡过难关;或是直接发动偷袭日伪区、村公所,搜集枪支弹药,镇压死心塌地卖国投敌的汉奸特务,使沦陷中的人民群众看到曙光。 在激烈残酷的斗争中,任义汉掌握了一整套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用以打击敌人,保护群众。任义汉他们刚打回陵川时,力量还不大。当听到群众反映敌人来要钱粮,明顶顶不住时,任义汉即和村上的干部群众商量,采取“送、抢粮”的办法:即由村上的群众把钱粮给敌人送,而由武工队或游击队的战士在半路上预先埋伏“劫夺”,并大造声势,放空枪,使送粮群众往城里跑,使敌人看到真的是群众送的粮食被劫夺了,既保护了粮食,又保证了群众不受伤害。 一次,陵川县日伪组织1000多人,到壶关以及陵川边界魏庒等地,抢了许多的粮食、牲畜、羊群等,并驱赶着不少群众运送,路经秦寨东山谷向县城返回。由于敌强我弱,任义汉组织武工队和民兵抢占要道两边山头,虚张声势,集中向押解的日军和警备队射击,使敌人仓惶逃窜,解救了群众,又保护了一大批群众的财产。为此在壶关、陵川交界一带,群众把任义汉当作救星,壶陵游击队深受群众欢迎。 1943年8月,陵川抗日县政府成立以后,为便于开展对敌斗争,首先在靠近壶关县和陵川县边界的平城至冶头一带建立了第一区政权,并任命任义汉为区长。1944年11月,时任一区区委书记的王葆珍调走之后,任义汉党政重任一身挑,同时任一区区委书记和区长 。这段时间,他大抓党的组织建设,先后在不少村恢复和重新建立了党的组织,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与此同时 ,通过大力搜集国民党散兵武器,消灭日伪小股武装,镇压死心塌地的汉奸,扩大了区干队武装。并通过争取一部分维持村村长 ,在不少村安排明暗两套人马,明里为日本人办事 ,暗里为八路军通风报信,使一些亲日村变成了“两面村” ,“两面村”变成了抗日村。 由于任义汉带领的武工队、区干队象一把钢刀插进敌人胸膛,经常使日伪遭受打击;一区政府象一座堡垒堵在日军面前,使陵川日伪不得如意横行,使日伪视任义汉如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日伪陵川县政府曾先后五次策划奔袭一区区政府,企图活捉任义汉,但都被任义汉机智得以脱险。一次任义汉趁平城镇北召村赶会唱戏之机正在向群众演讲,伪警备队已挤进会场向戏台冲去,任义汉带警卫员迅速转移,在群众的掩护下冲破敌包围圈脱险。一次任义汉带武工队及一区区干队十五、六人住冶头乡赵活池村,被敌探侦知。日伪派警备队及张寸、冶头等村勦共自卫队共约200多人实施突袭,就在敌伪即将将赵活池村完全合围之时,幸得武工队安插在刘家庄村卧底监视汉奸王忠义的群众王海年及时冒死送信报警,武工队及区干队才分两路死战突围杀出。武工队虽胜利突围,但牺牲两名队员,一通讯员被俘,并丢失冀钞、法币各500元。 1944年5月,因抓不住任义汉,伪陵川县秦寨编村公所派人将任义汉家的5间房屋及所有粮食、家具全部烧毁,使得任义汉的母亲及妻女无家可归,无粮下锅,只得长期在外流浪,以别人家的柴棚、牲口棚为家。但是这些都不能动摇任义汉抗日到底的决心。任义汉将老母、妻女经常转移,寄住外村别人家,先后转移达20多个村庄,以躲避日伪的迫害。在激烈残酷的斗争中,随时都可能遇险。一次一位姓韩的区干部被敌人抓捕后受尽折磨。任义汉和自己的家人以及自己的警卫员和战友说:“咱们手中的枪不光是打敌人的,必要时也能打自己。”表达了决不同敌人妥协,死战到底的决心。 1945年2月16日,任义汉执行任务路过本村。因患了严重的伤寒病,不得不住下来。为防敌人袭击,头两天,任义汉分别隐蔽在名叫囡孩和闫群锁的群众家各住了一个晚上。第三天又被安排在牛明清家居住。其妻子司光花也被叫来安排在附近的群众家,就近照顾任义汉。让任义汉万万料想不到的是,实际上就在此时,一个由日伪特务及党内叛徒勾结策划的阴谋正在实施,死亡的阴影正在向他袭来。原来任义汉回村后,消息即已被本村富户、曾当过国民党村副的韩拴迷发觉。韩拴迷当即派儿子给陵川日伪送信,又伙同韩天富(任义汉小时的朋友,被任义汉安排在秦寨村,明担任秦寨村村副,实为我一区公安员。但因韩天富娶了伪陵川县长杨志玉的小姨子为妻,又被陵川日伪暗捉住审问,向日本人打了捉任义汉的保票,故韩天富已叛变,但任义汉不知),故意将任义汉安排在牛明清家(其地形为村极低洼处,虽靠村边,但一经包围,绝难冲出),为日伪实施包围创造了条件。 1945年2月20日(阴历正月初七),是当地北脚山敬神的日子。这天晚上,秦寨村祈福的锣鼓声、人们烧香许愿的鼎沸人声直响到深夜方才罢休。当夜9时,身怀有孕的任义汉的妻子早早给任义汉做了点稀汤面,让任义汉喝下,就在邻居家睡下了。12时,从外边看红火的牛明清回到家中,见到任义汉正在烤火。任义汉问:“有什么情况没有?”明清答:“没发现什么。”任义汉睡里间,明清睡外间,两人就都睡下了。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突然听见敲门声,把明清惊醒了。明清问:“谁来?”来人答:“送信”。明清说:“送信我不管,我只管站岗(牛明清为村上民兵)”。此时门已被打开,一下子涌进许多人,把刺刀架在明清脖子上问:“任义汉在不在?”答:“不在”,立时被人“啪”“啪”打了两个巴掌,抓住领口拖了出去。此时任义汉所住里间的窗户也被人砸开。只听一个象公鸡似的嗓音喊道(此人为平城镇杨寨村人,后被镇压):“任区长,你已被包围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只要你投降,回到城里给你官当!”见里边没回声,又喊:“任义汉,你跑不了了,缴枪不杀。”话音未落,已是两颗手雷飞了出来,“轰”“轰”两声,窗外门外的敌人被炸倒了好几个。敌人见状大惊,立即从屋内退出各自卧倒,向屋内开枪射击。这时候一部分敌人在日伪头子的指挥下,爬上屋顶,企图刨开屋瓦,向屋内扔手榴弹,任义汉冲着屋顶连连开枪,并将敌人扔下的手榴弹扔出屋外。敌人见状,又将柴草等物点燃,抛向窗户、门口,企图火烧房屋,用烟熏出任义汉。任义汉在屋内东挪西藏,瞅准空子给敌人就是一枪。战斗持续了约半个多小时,此时任义汉身上带的30余发子弹已经快要打光。面对凶恶的敌人,任义汉见突围已无可能,遂抱定必死决心,向敌人怒喝道:“狗日的,你们不要疯狂,你们的日子长不了,中国人民一定要和你们算总账!”将最后的一粒子弹射向自己。临死前,他还不忘将自己的手枪扔到水缸里,怕被敌人搜走。任义汉牺牲时,年仅27岁。 任义汉牺牲了。事后查明,包围任义汉的敌人有四十多名,带头的是日伪四区区长田永庆和原国民党四区区长汉奸特务秦存生。为了给死难烈士报仇,为了给继续干坏事的敌伪人员以严厉警告,共产党陵川抗日县政府、壶关抗日县政府、长治抗日县政府,先后将叛变投敌的韩天富、以及为日伪送信的韩拴迷、牛原群等汉奸特务10余人枪决。并于3月将日伪四区区公所及其武装全部消灭。 1945年4月1日,陵川解放前夕,由陵川县县长张步英亲自撰文,在秦寨村为任义汉同志勒石刻碑,并召开哀悼大会,以纪念任义汉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对敌斗争英勇不屈的崇高品德和气节。 任义汉同志牺牲的事迹上报后,1945年12月,由华北人民政府批准,将秦寨村改名为义汉村。 1985年7月25日,富裕起来的义汉村人民不忘烈士的恩泽,自愿集资,由本村籍人士陵川县副县长吕新增撰文,再次为烈士重塑大理石碑,并新修烈士亭,以使全村人民永远不忘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使烈士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得以流传。 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义汉村人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在陵川县委、陵川县平城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三修纪念亭,将任义汉烈士和全村其他的十几位烈士的英灵移住其间。新修的纪念亭俊秀挺拔,座落在义汉村通往平城镇路边的一座小山上,室内摆满纪念的花圈,周围苍松翠柏,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陵川县委、县政府在亭前挂了“陵川县德育教育基地” 的牌子,以示对烈士的永久纪念和对烈士精神的永久传承。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陵川解放70周年到来之际,从清明节前后开始,便不断有集体或个人到任义汉烈士纪念亭前,敬献花圈,寄托哀思。陵川县关工委、陵川县老干部局派出老干部和义汉村党支部、村委会、平城镇教办组织村民和青少年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烈士事迹报告会。不少单位的党组织、团组织来烈士亭前举行入党、入团仪式,以告慰烈士的英灵。 任义汉及其他为抗日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责任编辑:韩玉芳)
文章分类:
党史文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