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峪南惨案”千古恨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4-05-10 16:09作者:黄根喜来源:晋城党史网

1938年2月26日,日军第一次占领了晋城县城,国民党军队不抗日向西逃窜,日寇沿着晋阳路追击,社会一片荒乱。

东沟镇峪南村是必追之路,日军沿着公路向西追袭,几乎是前迹后步之距。当时,峪南村早有准备,妇女儿童大部都分散转移到山区农村亲戚家去躲反,村里留下的部分人,随时应对日军来扫荡,都躲藏在附近大山沟里去避难。儿童团团长徐春阳未离开村,他在村里担负着牺盟会的联络工作,其父亲在家一边看门,一边照顾他的生活。日军第一次进峪南村后,见鸡就逮,见贵珍东西就抢,见妇女就进行奸污,无恶不作。虽很快离开村,留下的影响是惨无人道。

4月8日下午(农历三月初九),南边村的牺盟会组织传来“鸡毛信”,日军从阳城出发,向晋城进犯,明早途中要经过北留、周村、川底、大东沟等地方。峪南村的抗日游击队负责人刘小彰接到“鸡毛信”后,立刻通知全村的老百姓马上离开村。此时,有一部分人向上溪沟里逃去躲反,徐春阳牵着一头小毛驴同大家也来在上溪沟隐蔽起来,等日军过去后再回村。这时,刘小彰亲自带着若干牺盟游击队来在村南的高岭上,埋伏下来,准备打劫日军的后尾部队。待日军大批人马过之后,刘小彰带着游击队开始了,战斗打响后,日军很快调回头加大火力猛击游击队,刘小彰立刻带着游击队进行转移。日军的骑兵队迅速奔驰在南山上,将躲在山沟里的老百姓全部包围起来,押在沟口进行大屠杀。据徐春阳同志回忆,当时日军先从人群中拉出一个大个子,问他游击队在哪里,这位大个子为了保护游击队,一言不发。日军就用刺刀捅死了他,鲜血满地,肚肠都流在外边。第二个就是徐荣喜,日军又从人群里把他拉出来,他说:“我是老百姓,什么也不知道”。日军长官一摆手,一个鬼子兵端着机枪向这人群中扫射,一瞬间,这群老百姓纷纷高声喊着倒下了,徐春阳也随着大家倒在地上。这时,有一个人喊叫着要水喝,徐春阳只听到马刀声一响,再也听不到要水喝的人说话了。这次峪南村的老百姓无辜遭惨杀,有的被枪打死,有的被刀砍掉两条臂活活痛死,有的被刺刀捅死,血流成河,非常凶惨……

日军走后,43具尸体倒在地上,从死人堆里醒过来一个小孩,他就是徐春阳。当时,他一身上下全是鲜血,衣服也被打破了,邻居王群旺的尸体倒在他身上,才免一死。据徐春阳说,他在死人堆里倒了7个小时左右,他察觉日军走远后,才偷偷睁开眼,抬起头看了看倒在地上的人,血溅四野,凶惨无比。太阳快落山时,他从地下慢慢爬起来看了下四周,看不见山上有鬼子兵,他就轻轻地喊叫,日军走远了,大家快起来,左喊右喊无人应声。只有徐秀山老人一人搭腔后,他才知道大家都被日军杀死了。徐秀山老人的两臂被砍伤,流血不止,他的独生儿子死在他身边,已经断了气。徐春阳急忙帮徐秀山老人解下绑腿带套在脖子上,挂着胳膊,才慢慢扶着老人回村,一路上心里恨透了日本侵略者。

此后,峪南村为了让后人代代了解过去,血债不能忘,历史牢记心,特树了一块石碑,记载了当初《峪南惨案》的真相,永远不忘国耻国仇。此碑文:“当其日也,狂风随作,沙飞石走,乌云翻滚。少顷,复下冰雹,冷气逼人。村民叹曰:宁为太平人,不作乱世犬”。碑上记有惨案死难者的名子:

刘小彰 王群旺 徐保柱 徐锁成 徐元珍 徐顺土 赵  氏 孙  氏

徐顺民 李小毛 周  氏 李双喜 李保炉 刘中和 李海水 李锁会

刘小太 李之拽 徐新炉 徐生柱 司小娇 田春荣 韩  氏 刘小根

王群太 李  氏 李守华 张  氏 李守业 秦  氏 李继叶 徐有成

刘大替 徐起炉 刘小能 陈  氏 李  氏 元  锁 良  计 李小旦

李小戌 徐荣喜 李禄贵

看了此碑前言,感叹不止,几句话道出人民的冤灵之感,怀恨千秋!此事件发生在农历三月初九,如同春天冰雹霹雳而降,神不可测!日军进中华,用野蛮暴行屠杀中国人民,冤魂不散,民愤难消。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成为战败国,这就是恶有恶报,感应了天地。无条件宣布投降,就是作恶多端,得到的报应,侵略者决对没有好下场!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