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劝降王斌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4-01-22 20:00作者:黄根喜来源:晋城党史网 昨天下了一场雨,今天一早太阳升上天空,格外清亮,人们觉得气候清爽宜人。 吃罢早饭,王政委把区武委会助理员和甲生叫在他的办公室里谈话。王政委开门见山就说,今天我叫你来是给你一个重大任务,让你去丹河西岸小山寨劝土匪头头王斌归降。原来陵高县四区政府刚搬河湾村办公时,我们就知道王斌这支人马是三不管队伍,国民党不管,共产党不管,小日本鬼子更不管,他属一支中间力量。当时我们就考虑过,如果拉他一把就把他拉过来了,成为抗日的力量,假如要推他一把,他不是投靠国民党,就会向鬼子兵投降,去当大汉奸。所以,当时我们没有惊动他,还不断派人去做他的思想工作,也让你去和他谈过,与其保持一定的联系,目的是感化他归降抗日政府。后来由于太行区的体制不断变化,重新整合划分区域,就把王斌之事暂放了放。现在你从农村调来区上,我想叫你代表咱区政府出面去做他的思想工作,争取他,团结他,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不放过去。条件是只要他归降,对他过去所作所为一概既往不咎。你先去见见他,与他交涉一下,看看他现在是个啥意见。如果他有诚意,你本着这一原则与他进行磋商,拿出个初步条款。因为你是当地人,对当地的情况又熟悉,人与人的关系比较了解。你代表咱抗日六区政府去见他,如能谈个差不多,我们再露面比较好。” 和甲生说:“我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工作的。” 王政委又说:“我相信你会把此事办好,才派你去的。” 和甲生又说:“王斌手下大多数人,都是当地的青年小伙子,因为家庭贫寒,为了活命、混碗饭吃才去参加了土匪队伍。他们的本质是好的,只是错投了门,我认识不少人。” 王政委又说:“我派你去,就是让你去影响这些人,起初托别人去劝王斌出非让抗日区政府去人不可。这次派你去就是全权大臣,名正言顺代表咱政府去了。 和甲生听了王政委的意见后,愉快地接受了任务,他回到武委会办公室后,就向宋主任说了情况。宋庆义主任听了后又给他指教了一番,见了王斌如何做工作,先说啥后说啥,用什么话题来劝他。如若话说有点离了题,又如何调回头来继续往下谈。如果谈中距离有点太大了,又如何缩小差距,讲了不少办法。一条原则抓住主题不放,说的有点名堂了,又怎样把握机遇用政治攻心,这样去做,必大功告成。 和甲生听宋主任的这一番指点后,心里更有了谱,当天就离开区上了,去了王斌盘踞的丹河西岸小山寨。 王斌是一个土匪头目,原来他在国民党的军队里干事,还是一个小头领,现在不是了。因为他当时看不惯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堕落生活,压迫穷苦百姓的做法,他才拉了一帮人逃在太行山的大峡谷里隐居起来了。后来他又另立了小山头,坐山为王当了头头。说他倾向抗日政府,他一点也不沾边,鬼子兵一来,他比谁都跑的快。说他是国民党的军队也不像,他是从国民军分解出来的一支土匪。如今他既不抗日,也不反抗国民党,也不惹共产党,保持中立状态的一支队伍。现在他处在观察风向,看大形势发展如何,总有一天他自然会倒向一边的。 王斌起初立寨为王时,对穷苦老百姓挺不错,从不肯欺压穷人,是车走车路马行马道,井水不犯河水。后来他就变坏了,因为方圆十里八庄的老财主每逢办喜事,都要下请帖设宴用美酒招待他,有的把他当作上客贵宾来招待,还用美人陪伴他欢天喜地取乐。从此他就沾染上了坏习气,吃了嘴软,拿了理短,变得非常不得人心了。此后,他替有钱人效起劳来了,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坏事,血债累累,成了太行山上一条大害人虫。 王斌自立山寨后,不长时间就过着草寇的生活,他的弟兄们全是靠抢劫财物来维持生活的。有时他在经费上出现拮据,就向当地周围村的老财们发点难,让都去打点他,谁要敢不去谁就该倒霉了。不是黑夜偷偷派人去烧了谁家的仓库房子,就是暗中叫谁家的人死得不明不白无处申冤。他暗中算计人手段十分高明,闹的神鬼都不得安宁,当地的老百姓都叫他土匪队伍。害人不出头,坑人不露面,杀人不见血,周围村的老百姓都怕他这一手。有钱人怕他,没钱人也怕他,谁也不敢来惹他。 区武委助理和甲生对王斌比较了解熟悉,这时他从区上来在丹河西岸小山寨后,一进门正开口打招呼,王斌看见和甲生走进门来,便说:“好稀罕,哪阵风把你吹来的?” “十一号东风,神仙吧?”和甲生说。 “听说你提升了,哪天喝你的荣升酒?”王斌又说。 “迟早有一天,我请你作上客。”和甲生说。 “说正话,到区上担何大任?”王斌又问。 “我不能比你,你是管人,我是人管。”和甲生回答。 “别提我,我是没娘孩。”王斌又说。 “娘多的是,我给你找一个。”和甲生说。 “上次你们区里放了一炮,再也听不见响声了!”王斌说气话。 “区里前段忙于划归晋东县,不得不放一放。”和甲生解释。 “社会上都说我是草寇,你可当心!”王斌跟着讲。 “朱元璋不是当过草寇,后当了帝王。”和甲生开导。 “咱的命苦,这一辈完了。”王斌生又说。 “你现在正是出山之时,前途是无量的。”和甲生说。 “照你说我还有生机?”王斌问。 “多的是,就看你走哪条道。”和甲生回话。 “你说吧,既然做说客来了,给个啥价?”王斌直言问。 “价格不变,该享受啥还是享受啥。”和甲生回答。 “话为空,笔为中,总得有个依据。”王斌担心说。 “行呀,咱们共同订个条约,先拿个初步意见。”和甲生探口气。 “你当家?”王斌当面说。 “不当家我就不敢来。”和甲生又说。 “痛快,痛快,我就爱干脆。”王斌高兴说。 这时双方协商起条款来,两人一提一答互相进行了磋商,一条一条进行了逐一的议定,共达成12条协议,抗日六区政府承诺了六条意见,王斌承认了六条规定,一承一诺都写在纸上了,初步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此后互相又进行了审订,只在个别语句上进行了修改。区武委会助理员和甲生说:“今天咱就谈到此为止,我带上回去向领导汇报下,这12条协议一般不会有什么变动的,如果有变我再来一趟。” “怎么都行,我要求快点比较好。”王斌说。 “今后咱就成了一家人,没有过不去的桥。”和甲生又说。 “你说对了,请代劳替我问候王政委、陈区长他们好。”王斌说。 “请放心,我一定办到。”和甲生说。 “我等候你的好消息。”王斌又说。 “包你满意,后会有期。”和甲生说。 这时两人又握了握手,走出山寨门口才分手了。和甲生离开小山寨回到区里后,当天他把去山寨的情况先向王政委详细作了汇报,并把订的12条协议递给了王政委过目。王政委手接住两份协议书一一进行了审看,他阅罢这两份条款后放在桌上,他抬起头来笑了笑说:“不错,收获不小,今天没有白跑了路,磋商的意见我很满意。明天你再吃点苦,再去山寨跑一趟,通知王斌后天上午来区上,咱们正式签字。” 第二天一早,区武委会助理员和甲生又向丹河西岸小山寨走去了,他到了山寨很快见到了王斌,他把王政委的意见讲了,正式通知明天上午到抗日六区政府双方进行签字。王斌听了后很高兴。和甲生走了后,他在屋里坐立不安,来回走动心里也有点乱起来了,这天晚上他没有睡好觉,考虑了好多事。 天明后,王斌早早起了床吃了点饭,他放下碗就向晋东县抗日六区政府走去了。他来在六区政府后,先去拜访了王政委、陈区长。三个人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聊天。王政委说:“昨天我叫甲生去通知你,今天咱们签签字,今后咱就成了一家人。” “其实签不签它,我既归降,我就吃了定心丸!”王斌说。 “我是为你考虑,今后有人提什么,有个文字依据。”王政委说。 “王政委考虑事周到,有个依据比较好。”陈区长说。 “既提到这方面咱们签字吧?”王斌接着说。 这时双方进行了签字,陈区长代表抗日六区政府签了字,王斌代表山寨同样签了字。双方签字后各保存了一份,这时王政委说:“从现在起咱就是一家人了,来,咱三个人宣下誓。”这时三个人站起来朝着毛泽东主席的像宣誓了——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努力奋斗,进行抗日! 下午,区政府专门召开了庆贺大会,造了一下声势,让大家都知道王斌归降了。区政委王华民同志在会上讲了话,他说:“我们今天开个喜庆大会,王斌同志积极主动归顺抗日政府进行抗日,我们表示热烈欢迎。”王政委简单讲了几句话后,请王斌讲话,这时大家鼓掌欢迎起来了。王斌站起来向大家敬了一个礼,他说:“原来我是国民党军队中一个成员,那时候我看不惯国民党军队的腐败生活,我才拉了一帮人出来另立了山头,现在我认为唯有中国共产党,八路军才能救中国。所以,我才自愿归降抗日政府领导,今后和大家站在一起抗日……” 抗日六区政府开罢庆祝大会后,王政委把事先向抗日晋东县政府请示的批复意见拿出来让王斌看,一旦磋商谈判成功后,决定王斌回晋东县政府工作。其它部下人员一律移交给老七团进行整编。这时,王斌看了批复意见未有吭声,王政委说:“组织上考虑你的工作环境,离离这地盘回县里工作比较好一点。” “行吧,我一切服从分配。”王斌接着说。 “像你这样身份的人,只要抗日我们都欢迎。”王政委又说。 “这我知道,所以我才走这条路。”王斌跟着说。 “你放心,共产党搞统一战线,不会亏待你。”王政委开导。 “我也是这种想法。”王斌又说。 “共产党的主张,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陈区长插话。 这时,王斌又听了王政委的一番安慰话后,心里稍平静下来,稍安住了位。晚上他睡觉滚过来滚过去睡不着,心里想的事太多了,眼看着自己就成了一个光杆司令了。 第二天一早,区政府给王斌开了介绍信,王政委让他自己带上到晋东县政府去报到,这时王政委热情地把王斌送出了村。他在路上一边走一边想,越走越觉得不对劲,他走走返返,返返走走,左想左作难,右想右作难,心里举棋不定乱如麻。就像十八只水桶打水一样七上八下。因为他心里清楚,过去干过不少坏事,自己手上沾满了鲜血。他怕去到晋东县报到后共产党与他算老账。所以,他停下来不走了,就像一只失群的羔羊一样感到很孤独,全无一点主意了。后来他坐在路边一块石头上,双手托着自己的腮想起过去发生的一切,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事实,无法去隐瞒遮盖。若去报到必是自投罗网,吃不了兜着走!他想到这里,才作出三十六条计,逃走是便宜,于是他横下心逃跑了…… (责任编辑:韩玉芳) 下一篇第二十四章 黄安战役
文章分类:
太行英雄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