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割断电话线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4-01-08 19:11作者:黄根喜来源:晋城党史网 一阵西北风吹来,把满天乌云都刮散了,霎时间工夫,天气就变得晴朗朗,万里无有一丝云彩。 河湾村的民兵这次搞地雷大演习,对村里人震动很大,第二天一早三人一伙,五人一群都在街头纷纷议论起来了。这次日本鬼子来扫荡多亏了和乙生回来当上了民兵队长,想出了这个绝妙办法,村里人才避过了这一大灾难。不是他主张搞大演习来,真不知道这次把咱村洗成什么样,出多大事谁也估计不到,不少人都在街上他一言、你一语说个不停。 上午,河湾村民兵开会了,民兵队长和乙生在会上把这次搞地雷大演习的前前后后向大家讲了,他让大家坐下来好好总结一下经验与教训。这次搞地雷大演习哪些做对了,哪些还有不足,需要如何改进,让大家充分讨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的目的是让民兵们从保卫中学习保卫,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面对中学习面对面。这时,民兵和福根第一个发言,他说:“这次大演习我在民兵中出了不少横力,我要好好检查。” “今天咱是开总结会,不是个人检查会。”和乙生说。 “队长太宽宏大量,他的毛病确实得改一改。”贺印生插话。 “这次演习,我没向大家讲清,才引起误会的。”和乙生又说。 “我算服了你,没文化满肚好点子。”和辛生说。 和乙生接着又向大家说:“要说这点子还是咱原民兵队长和甲生给我提醒的,这次搞大演习成功,都应该给他记在身上。我从支前回来当上民兵队长后,他从区上请假回来向我交接手续后,我向他提出自造手榴弹一事。当时,他替我分析了眼前的形势,说什么日军不会罢休的,必会很快冲着咱六区政府来袭击。他建议我一定从保卫角度来考虑,一切给保卫让让路。我听他讲的很有道理,我才改变了原来的打算,想出布地雷大演习。今天回想起来多亏了他的指点,如果推迟一半天的时间来,就误了战机。现在我们在总结这次搞演习的经验与教训,早准备半天就是军事化行动,成为经验。若推迟了半天行动,就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成为教训,损失不知该有多大了,今天我在想抓住时间就是胜利。”大家又听了他自我总结的一番话后,都像做了一场梦清醒过来了。这时,有不少民兵纷纷发开言,一致认识到,服从命令与军事化行动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必然前提。从此,大家口服心服听从他指挥了。 这次召开民兵大会,大家的思想看法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原来有的人想当民兵队长没当上,就无中生有说了和乙生一堆提不起的坏话,大家也知道有些话传到了和乙生的耳里了,可也看不出和乙生有一点怀恨心。由于和乙生肚量大,平常对不三不四的流言蜚语他左耳进右耳出,从不在肚里存放,大家最佩服的是他这一点。 和乙生虽没有文化,脑子特别好,他最爱动脑筋,能大能小,肚里点子多,放在泥里不嫌稀,别人都说他是糊涂程咬金。这时人们当着面向他开玩笑,程咬金有三斧本领,搞演习你才玩了第一斧,第二斧准备砍啥?他看了看大家,便说:“今天开会我原计划布置民兵去下四个大庙的钟,看来还得往后推一推,另去办一件事。” “现在正是空,还不抓紧完成下钟任务?”和辛生说。 “我想乘虚而入。”和乙生说, “说一说,让大家都听听。”贺印生说。 “我想叫敌人顾了里顾不了外,也尝尝其它味道。”和乙生说。 “你从来干脆,今天也婆婆妈妈了?”贺印生问。 “我知道我的毛病,变化无常,想起啥就做啥。”和乙生说。 “变不怕,只要你安排正确,我们无条件听从。”和辛生说。 “日军败阵回营,我想乘他不备之时,再去气气他。”和乙生说。 “怎样气,快说说?”贺印生问。 “我想在今天晚上咱去割小日本的电话线。”和乙生说。 “好点子,这样做我们是变被动为主动。”贺印生说。 “这就是笫二斧,一定砍好,痛击日军一棒!”和乙生说。 “我发现你去支前回来长了不少见识。”贺印生又说。 “见识没有,是实践。”和乙生说。 “你是有本事加谦虚了。”和辛生说。 这时,和乙生笑了笑说,你们说的有道理,支前就是经风雨、见世面,从战争中学习本领。但关键是自己多动脑筋,大家好好分析下小日本多次来扫荡,逼得咱村老百姓走投无路,天天逃反这样下去如何行?我们搞保卫就是得想办法牵制住敌人,打破日军来扫荡的计划,扭转了这个局面才行。他把他心里的想法向大家交了底,只要把鬼子兵的电话线破坏了,他们互相联络不上,就不敢轻易出兵。这就是我们牵制敌人的办法。大家又听了他的一番话后,明白了意思,要想被动变主动必须先发制人,先下手为强,这样才能阻止住鬼子兵少来扫荡,大家都赞同了他这一举措。 晚上,河湾村只留了一个民兵班搞保卫,由民兵队长和乙生亲自带领了两个民兵班出发了。他们走出河湾村十里外快到了泊村附近时,才又停下来开了一个短会,具体按三个小组布置了任务,分头去割泊村红部住的日军南通往晋城、西通住三王庄村、东通住连庄、峰头村这三条主要电话线路。每组又留两个民兵站岗放哨,一旦发现有了敌人以点火为号,立即进行撤退。和乙生还强调,能割尽量割,地形不容易割掉的,也想办法破坏掉。这时民兵们分了三路,和乙生带着一支人马绕过泊村,来在南段通往晋城这条电话线路上,他拼命地割起电话线来了。 这天晚上很顺利,都按时间完成了割电话线的任务。天不明三路民兵们都旗开得胜回村了。一班长和辛生负责割泊村通往连庄村、峰头村这条电话线路割了十四孔;四班长贺印生负责割泊村通往三王庄村这条电话线路割掉了十一孔,民兵队长和乙生带领着一支人马翻沟架岭吃了不少苦,割掉了十七孔。 第二天,民兵队长和乙生让大家休息,他一人去了附近西黄石村铸造厂,联系铸手榴弹壳一事。这个村自古以来就有小型翻砂厂,祖祖辈辈以铸造业为主,技术也很过硬。他联系好后才回了村。当天下午,他又把民兵集中起来开会,共同分析了在近几天内鬼子兵不会来归荡,因为电话线断了联系不通,敌人是不敢轻易出兵的。咱们乘这个空子,抓紧把四个大庙的四个大钟全都摘下来,统统砸碎先去铸成手榴弹壳。他讲罢后分了一下工,民兵们分成了四个组去下钟了,不到半天工夫四颗大钟都落了地。这时大家又用大铁锤将钟打破砸碎,都搬在西大庙放在一块保存起来了。 又过了一夜,吃罢早饭后,河湾村西大庙门口停着八辆车,有牛车、马车、骡车,民兵们把生铁都搬在车上装好后,赶着车出了村去西黄石村铸手榴弹壳了。 不久,河湾村民兵就又白手起家办起了造手榴弹厂,周围村有不少民兵都来河湾村参观学习。民兵队长和乙生不论谁来参观学习,他都很谦虚热情地迎接大家,有的村民兵来河湾村学习取经,他说:“其实我们村没什么值得学习的,我们村的民兵能走到今天,是几次摔跌几次又爬起来,就是四个字——战胜困难。”他还亲自引着前来参观的人员到自己办的熬硝厂、造火药处、安装石雷处、造一响枪厂和现在新建的造手榴弹厂进行现场参观,让大家实地去看一看。他领着大家看罢后,一时图高兴在大家临走时,他对每个参观人员赠送两颗手榴弹,作为一点小小的留念。 有一次参观团刚走后,一班长和辛生来在安装手榴弹房闲转了一圈,他站了一会儿,临走时不吭不响就拿了几个手榴弹往外走。民兵和保生带着两个民兵正在安装手榴弹,他看见了忙去拦住和辛生不让拿。两人纠缠起来,谁也不服谁。一班长和辛生说:“队长敢无数送人情,我拿几个有啥不行,你也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你不该不是队长来,你当了队长我听你。”和保生说。 “狗眼看人低,不要看人物下菜碟。”和辛生破口。 “你骂谁?”和保生直问。 “谁不公正我就骂谁。”和辛生发了一阵牢骚,结果拿了两颗手榴弹骂着走去了。 这时民兵和保生受了委屈,无故挨了一顿骂,心里想不通,就撂下安装手榴弹活,去找民兵队长和乙生去了。他进到民兵房把袖套一撂说:“我不干了,你找人吧,我受不了这窝囊气!” “干的好好的,怎么说摞套就摞套。”和乙生问。 “说你粗你真够粗,没有白说了你。”和保生说。 “有气冲着我好好出出。”和乙生说。 “这是武器呀,出了事谁负责?”和保生又说。 “谁去拿手榴弹来?”和乙生又问。 “你敢送人情,别人就不敢拿?”和保生说。 “是谁?这还行?”和乙生说。 “还有谁,都是你们当头头的,辛生。”和保生说。 “你不要叫他拿吗?”和乙生又说。 “我不让他拿,人家骂我狗眼看人低。”和保生说。 这时,民兵队长和乙生自我检讨了一番,“这毛病在我身上,我也是胜利冲昏了头脑,只想到晋东县抗日政府表扬了咱们村的民兵,报纸上也登了,我是不该一时冲动拿上手榴弹送人的。你提的意见很正确。我考虑一下,咱好好订个管理制度。” 河湾村的民兵如今实力雄厚了,现在有二十余条步枪,每个民兵人手里还有一支短枪,民兵队长和乙生在前进中,也看到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武器弹药的管理,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制度才行。他认识到了这一点后,他才坐下来定了一套管理制度,然后又召开了民兵大会,在会上让全体民兵进行了讨论。他把他个人的想法变成大家的意见一致通过了。此后,河湾村民兵办的厂越办越红火起来,成为太行山上民兵的一面旗帜。 这时,民兵队长和乙生又在细细琢磨着一件事,他越想越认为最危险的地方才安全,最安全的地方就很危险。凡敌人注意力集中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危险。他分析了上次鬼子兵来袭击吃了败仗,必定对河湾村民兵是恨之入骨,恨不得像老虎下山一样一口把河湾村的民兵吞进肚里去!他想到这一点上,必须加强防范意识。 第二天,和乙生就把三个民兵班长叫在民兵房,把他对当前分析的情况向大家通了气。三个人听了后,都认为他分析的比较有道理,想的应对措施也比较得力,面对当前的形势,不得不小心。只有把敌人的描准力转变为招架力,这样才能保一方人民的平安。只有就地拖住敌人消磨时间,拖住鬼子兵才能少来农村扫荡,老百姓才能得到安宁。他分析罢后还说了一句:“我想拉去搞保卫,不知大家的意见如何?” “人有千口,主事一人。”一班长和辛生说。 “你是队长,一切听从你指挥。”四班长贺印生说。 “我同意你的意见,你说咋干就咋干。”二班代班长田南斗说。 队长和乙生又说:“大家同意了我的意见,我还得考虑下再作决定,我们有许多事都需要兼顾起来去做。今天叫大家来就是提醒大家要谨慎起来,万万不敢麻痹大意失荆州,我们要懂得有备无患的道理。宁可叫不发生一切,不可不想到一切。”大家又听了他这一番话后,都同意他提出的“走上步、看下步、心里想着第三步”的决策。在搞保卫上采用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以虚乱实,以假乱真,来对付鬼子兵。这就是消耗小日本的策略决策,牵着敌人走。 (责任编辑:韩玉芳)
文章分类:
太行英雄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