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南关朱总住地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3-11-18 00:00作者:焦书文来源:晋城党史网

陵川城南段家巷,有座小院非寻常。

一桩历史一伟人,长使后人勤瞻仰。

公元一九三九年,抗战进入相持间。

中日角力稍趋缓,中华阵营起波澜。

阎氏谋私乱三晋,蒋氏趁机逼太南。

八路坚守根据地,国共反目箭上弦。

中华利益大于天,岂容毁于豆萁煎。

主席高瞻一声令,忍让求和退陵涧⑴。

为结抗战秦晋好,朱总奉命巡太南⑵。

离却总部王家峪,穿越襄黎封锁线。

马不停蹄过平顺,四月下旬到壶关⑶。

壶关勘罢入陵川,平城南坡住一晚。

翌日国军人马到,十里迎接到城关。

军机大事随处定,办公住宿在南关。

南关有个段板孩,身在县府把事干。

一院房子五裹三,时处陵川南门外。

朱总入住在上房,宾客内卫住一院。

国军加派有门卫,内务洒扫有小三⑷。

县府派人专做饭,食盒提来送房间。

百米之外汤王庙,随行人马驻里边。

不惊邻里不扰民,不露水来不显山。

百性只知八路到,不知朱总在其间。

朱总住陵仅几天,办了大事有几件:

会见军长范汉杰,又会其它众高官。

鞭劈入里讲大局,划界驻军搞座谈。

议定互谅和平处,共襄抗战护河山。

演讲五县训练班,持久抗战理论宣⑸。

坚持开展游击战,不愁日寇灭不完。

正气交涉以理论,释放抗日兵和民。

亲勘监狱慰将士,救出被捕八路军。

朱总此行任务艰,主在安抚国民军。

嫡系工作做好了,任务可谓完大半。

朱总一行都有谁?国军最大王葆真。

战委冀察副主任,正职主任李济深。

力煌参谋申凌宵,前往武乡联络官。

奉了战区议和命,奉请朱总洛阳还。

我方随行亦有名,首推主任康克清。

履职总部直属队,枪法指挥样样精。

一旅政委唐天际,堂堂战将虎威存。

文武双全二团创,后绶中将司令身。

后勤部长杨立三,前往洛阳追粮饷。

此次随同一路行,亦为朱总左右膀。

担任护卫红三连,三八五旅劲旅身。

战士精壮百里挑,连长大名李长林。

更有侍卫李树槐,高大威猛似鹰隼。

忠心耿耿卫朱总,犬狼难得近其身。

还有编剧吴本立,带有抗日资料片。

为宣太行英雄事,急送资料至苏联。

朱总莅陵时虽短,临机处事大如天。

消弥国共磨和擦,力挽统战安太南。

划地驻军退中进,太北羸得领导权。

主席功巨在高瞻,朱总亲手乾坤转。

时光冉冉硝烟远,小院依旧放光彩。

回眸七十四年事,将军伟岸忙依然!

   ⑴1940年3月15日,毛主席、王稼祥发电报给在山西前线的朱德、彭德怀:万万火急朱彭二同志:蒋卫已下令庞炳勋范汉杰刘戡陈铁各部主力集中于太南周围并有从陇海路加调六个师渡河讯请兄等密切注意此事之严重性,考虑对蒋卫作必要让步,避免因此破裂两党团结请你们考虑让出陵川合涧林县一线的问题。毛王十五日。(此电报原稿现存中国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展厅)         

⑵1940年4月12日,毛主席、王稼祥在回复朱德、彭德怀1940年4月10来电的电报中指出:目前力争八路、中央两军团结,朱德能否与卫(立煌)一晤?(见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朱德年谱》221页)

⑶1940年4月24-26日朱总到达壶关。时壶关境内驻八路军新编一旅和国民党二十七军部队。由于两党军队和组织不断发生摩擦,朱总和国民党中央执委、高级参谋王葆贞经视察后,共同议定了一个划界协议。界约为:“以大井村为界,界北为八路军驻地,界南为友军驻地;界上不驻兵,双方不越界;消除摩擦,共同抗敌。”同时朱总在壶关龙镇新一旅驻地和旅长韦杰等谈话,指出:范汉杰的军队和孙殿英的军队就在你们周围,你们要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决不能先打第一枪。(见〈中共壶关历史大事记述〉第42页和〈朱德年谱〉222页)

⑷国民党陵川县政府派来为朱总等打扫房间院子的人叫小三,陵川本地人,时在陵川县公安局任职,因他和给朱总做饭送饭的人都熟悉,兼有警戒和维持治安之意。院子同时住有国民党有关人员。

⑸时国民党正在集中晋城、高平、阳城、沁水、陵川五县党政军机关办一个训练班,地点在崇安寺,请朱总讲课。朱总趁机演讲分析了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形势和持久抗战理论,呼吁国共两党军队团结起来共同争取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并讲了共产党坚持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获得了与会国民党绝大多数人的赞扬,为国共两党两军团结抗战争得了人气。

⑹朱总亲勘国民党陵川监狱,救出十多名八路军战士。陵川籍战士王养民(又名王发枝),曾任中共陵川县区委书记,多次参加过晋(城)高(平)陵(川)壶(关)兵站护送领导和物资的工作,被国民党军抓捕后,就是在朱总亲勘监狱中被救出。对朱总营救八路军战士有回忆。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