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同和给“留守儿童”的“端午情”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6-06-11 19:32来源:晋城党史网

端午节这天,陵川县退休教师“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中国好人”秦同和别出心裁筹划出资,举办了一场为“留守儿童”送亲情“赏粽”活动。

上午,秦老师居住的崇文镇仕图苑“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正屋墙上张挂着上写“陵川县‘五老’关爱‘留守儿童’端午节赏粽活动”的横幅,院内整齐地排起桌凳。“基地”四壁墙上布满了红色图片。

10时,十余位“五老”与村上十余位“留守儿童”来到这里。大家就座后,活动开始。

先是一位老同志给儿童们讲了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他讲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的爱国故事,讲了吃粽子的来历及历史上粽子这种独特食品的演变和各地粽子的不同风味。讲述引起了儿童们对屈原的敬仰,激发了爱国情愫,也使孩子们知道粽子的来历和对“品粽”的垂涎。

接着,另一位老同志发给大家一页屈原的诗选,领大家读了其中的“九歌.少司命”。使孩子们知道屈原不仅深深爱国,还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诗人。激发纪念屈原热爱国家的思想感情。

接下,秦老师的老伴将早准备好的包粽子的米盆端到孩子们面前,给示范包粽子。一位老干部在旁告诉孩子们,通过端午节,还要你们继承传统,学会包粽子,使我国这项食品工艺代代传下去。示范后,孩子们抢着试包,有的居然还包好了粽子。

秦老师发言讲了自己的心迹。他说:“最近几年我关注了社会‘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思想,‘留守儿童’因父母长年外出打工,许多跟着年迈爷爷、奶奶生活,就是节日也享受不到父母的亲情,生活困难。我举办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就是想使孩子们得到社会的关心,得到社会的温暖。端午节这场活动,我想使孩子们接受爱党、爱国教育,也是党的阳光,我为党增添了正能量。”

他的话未讲完,全场就爆出热烈的掌声。

秦老师和“五老”给孩子们发了学习用具,鼓励孩子们在好好学习,掌握本领,长大报效祖国。

活动结束,“五老”与孩子们观看了“基地”图展。

中午,“五老”与孩子们品尝了粽子的美味。“留守儿童”尝到了党的关心,尝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孩子们一致夸奖秦老师此举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供稿:苏金松)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