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始终坚守网络舆论阵地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6-05-21 09:06作者:吴军雄来源:晋城党史网

互联网起源于美国。1946年,美国出于军事目的,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型计算机,这是电脑时代的开始。1985年,美国将西南部四所大学的主要计算机连接起来,这是互联网的发端。此后经历了从文本到图片,到语音、视频等阶段,宽带越来越快,功能越来越强,终于形成了当今世界最大、最先进的计算机互联网,被人们称为“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的特征是:全球性、海量性、匿名性、交互性、成长性、扁平性、即时性、多媒体性、成瘾性、喧哗性。我国于1987年开始探索网路,到1994年,就成功地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对接,跻身于世界互联网大国之列。

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学习方式。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查找资料,寻求信息,休闲娱乐,可以网上购书,网上购物,网上交友,网上交易,还可以在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文章和见解。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打上互联网的烙印,从而使生活内容得到丰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互联网还带动了一批新兴产业,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增长点。

但是,互联网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为色情、贩毒、暴力、欺诈等犯罪行为提供了新的手段。它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不少青少年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导致“因特网综合症”的心理疾病,这种病与抽烟、吸毒、酗酒有着惊人的相似,一旦形成非常难以戒掉,有的甚至因长时间沉迷上网而猝死。

以上点到的,只是社会问题,而更严重的是政治问题。一个时间以来,一些网站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或迎合观众的审丑趣味,或出于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或受外部势力指使,肆意歪曲真相,诋毁英烈,抹黑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由于网络监管不力,致使一些胡说八道、胡编乱造的荒谬言论甚嚣尘上。 这类造谣信息,往往披着所谓“你所不知道的秘密”“历史的真相”“解密档案”“科学论证”等蛊惑人心的虚假外衣,投着大众的猎奇心理、好奇心理,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条件下,特别容易蔓延传播,尤其是对一些文化认知水平不高、思辨力不强、不明事理的人来说,更容易受到误导。

梳理一下近些年来,在网络上大肆传播而无人过问的错误东西,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肆意歪曲党的历史,或昧着良心造谣,例如,胡说革命年代中共吸收的党员都是地方上的地痞流氓。胡说解放军围困长春时,饿死了10万老百姓。有的把新中国建立后的30年说得一无是处,别有用心夸大大跃进的错误。二是丑化党的领袖,特别是开国领袖毛泽东。许多网友说,毛主席之于中国,犹如华盛顿、林肯之于美国,那些既没有经历过,更没有参加过毛主席领导的伟大革命,反而享受着革命成果的人,有什么资格来指责毛主席?三是丑化革命英烈,诋毁英雄人物。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雷锋等英雄人物,甚至古代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等,都受到诽谤。四是宣扬多党制、三权分立、军队国家化、经济私有化、宪政思想,普世价值等等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有的所谓“公知”、“精英”,吃着人民的饭,干着党和政府安排的工作,但却极端仇恨党和政府,公开攻击“共产党没有注册”、“非法”,丧心病狂地提出:“要把共产党分成两派”,“改造成西欧那样的社会民主党”。五是假借人权问题攻击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六是为历史上的叛徒翻案,鼓吹“汪精卫是英雄”等谬论。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毁灭,首先就是摧毁其历史传承,毁灭其国家信仰和民族团结,打碎其凝聚民众力量的核心价值理念。苏联解体前,关于国家和国家英雄的各类谣言四处蔓延,国家却听之任之,不加制止,致使老百姓无所适从、信仰缺失,失去了对国家的信念、对英雄的崇敬,放弃了坚守的原则,失去了奋斗的力量。几年之后,貌似强大的苏联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当年的民众选择的不是抗争而是沉默。若干年后再回首,很多人追悔莫及,但为时已晚。我认为,我国决不能重复当年苏联那样的错误,一定要和历史虚无主义作坚决的斗争,一定要引导人民群众和青少年一代,从正面学习和弘扬党的的光荣历史,学习和弘扬革命领袖、革命先烈,革命英雄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更好地坚守我们的精神高地。为此,就要特别重视互联网这块思想阵地。因为,互联网时代与传统时代有着很大的差别。记得有位专家说过这样一番话:过去,一个国家只要守住山川、海洋和天空,就可以保住自己在地球上的人和物,现在则完全不行了。一是资本世界流通,二是观念世界流通,由于有了互联网,这两种东西都可以无孔不入,来去自如。它可以带给你别国的人和财物,也可以转瞬间就让你人财两空,甚至夺去你的生存之地。那种认为自己有政权就理所当然拥有人民的观念,是一种虚幻。近几年来,中东和中亚那些一夜之间就垮掉的政权就足以说明,以前的世界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现在的的世界则是“心”头变幻大王旗。“心”就是新时期的国防线,就是网络时代的上甘岭。我认为这种观点精彩绝伦,发人深省,值得我们反思。

还有专家说过:网络时代民族间征服与反征服,大国博弈战略的最高境界,是信仰之战,灵魂之战。双方经常比拼的是文化,是思想,是核心价值观。这也是要害之言,精辟之论。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光有制空权、制海权还不够,还要有制网络权,制信息权,概括起来,就是要掌握宣传舆论的话语权、主导权,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因此,我们决不能对互联网上哪些企图通过诋毁共产党的历史来否定党的领导,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污蔑攻击言论视而不见,一定要把网络当成捍卫国家利益的上甘岭,针锋相对,寸土不让,直至将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逐出这块思想阵地。

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新兴媒体发展,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并举行了世界互联网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则多次在讲话中,对新媒体发展作出部署。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首次重点强调了新媒体的作用,强调“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2014年2月27日,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同年8月,深改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要求“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2015年5月,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提到三类人将成重点团结对象,其中之一是“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习近平要求,“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这意味着中央为净化互联网络,已经着手谋篇布局,并将“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作为改变网络“正反两面、泥沙俱下”不正常现象的抓手。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等,这样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活动,散布色情材料,进行人身攻击,兜售非法物品,等等,这样的言行也要坚决管控,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没有哪个国家会允许这样的行为泛滥开来。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这就更加明朗地宣示了党和政府管控网络信息的决心。

与此同时,近几年对网络的大规模整顿也持续进行。长期以造谣敛财的薛蛮子、秦火火、立二拆四、边民等所谓的网络名人接连落网,受到法律的严惩。同时还关闭了一批微博客账号,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治安拘留等处罚。2014年4月,国家网信办查处黄色网站110家,关闭各类网络账号3000多个。6月,国信办、公安部等四部门发起“净网行动”,依法关闭了1222家色情网站。7月,国信办等部门查处了31家传播谣言网站,对编造、传播谣言的37名人员进行了治安处罚和教育训诫。2015年1月,根据网民举报,国家网信办对微信平台中一批公众账号以“揭秘”、“真相”为噱头,打着“你不知道的历史”、“这才是历史”、“我知道的历史”等旗号,捏造事实,歪曲历史,混淆视听,大肆传播歪曲党史国史的违法行为展开调查,依法关闭了133个相关微信公众账号。3月,又依法关闭了50家网站、频道(栏目)及微信公众账号,理由是其假冒党政机关和媒体名义,发布虚假信息,涉赌涉骗信息,传播淫秽色情内容,违规登载时政新闻。今年2月,以“大嘴”、“大炮”著称、持续公开发布违法信息、影响恶劣的任志强微博账号被依法关闭。同时,一贯公开攻击共产党的北大教授贺卫方等也受到广大正直人士的强烈批评,并对其反党谬论进行了有力反击。从这些做法中,我高兴地看到,党和国家正在逐步夺回网络舆论的主导权和主动权。一个以传播正能量为突出特征的网络新气象,正在我们面前出现。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