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人物——刘以东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4-12-02 19:58作者:黄根喜来源:晋城党史网 刘以东,1887年生,晋城市城区上元巷人,1902年考入山西武备学堂。1909年春,在日本士官学校求读,辛亥革命举义前夕,他由大阪乘船回国,抵达上海。随逆江而上,迳至武昌参加新军,担任学生军大队长。1911年10月10日,刘以东率部参加了武昌起义战斗。在攻打湖广总督衙门时,学生军受到了清军的前后夹击,发生激烈枪战。他英勇果敢,奔走指挥,不幸身中三弹,壮烈牺牲。 刘以东从小看到清未年官场腐败,社会黑暗,恨之入骨。一心立志去想改变这个不平等的社会,他于1902年考入山西武备学堂,精心习武,长增本领。1903年,其叔父刘志詹(字苏佛,民初曾当选为众议员,晋城医学馆创始人)由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国,常对刘以东讲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工商日兴,国富兵强,一举跃入世界之强国。刘以东听了后对日本的维新产生了极大兴趣,朝暮以思,一心想去东瀛谋求振兴国家民族之道,渴在眉睫。 1904年.清政府决定在山西武备学堂中选拔20人赴日留学,刘以东以优异成绩入选。同行学员有阎锡山、黄国粱、温寿泉、姚以价、张瑜等。当年7月间登轮东渡.刘以东到东京后,被分配到振武学校步科学习。重点学军事、学日文,学近代的科技知识。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大批革命人物,经常参加国事集会,还经常聆听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大受启发,大受鼓舞。不久,刘以东参加了同盟会和“铁血丈夫团”,矢志为革命而献身。随后,他又参加了革命党人的喉舌——《民报》的撰稿和印发工作。 1909年春,赴日留学的大部同学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多数在清廷军队中担任中级军官,利用合法身份秘密联络,筹划起义。由于组织工作的需要,刘以东毕业后,继续留在日本,做同盟会总部与国内委员的联络工作,尽心尽责。 辛亥革命举义前夕,刘以东奉命由大阪乘船回国,先抵达上海,随即逆江而上,迳至武昌参加新军,并担任学生军大队长。1911年10月10日,刘以东率部参加了武昌起义战斗。在攻打湖广总督衙门时,学生军受到了清军的前后夹击,发生激烈枪战。他英勇果敢,奔走指挥,不幸身中三弹,洞穿心肺,壮烈牺牲。 刘以东是辛亥革命晋城籍唯一的先锋者,为推翻清王朝献出宝贵生命。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文颁发褒恤令,饬拨恤金银币3000元,并将刘以东烈士生平事迹在国史馆立传,以彰忠烈。 1913年晋城县知事朱鸿文为表彰他的壮烈事迹,特将其军职牌位供奉于晋城东门内昭义祠(今晋城市泽州县教育局后院内),每年春秋两季由县公署内务科依礼祭祀。(责任编辑:韩玉芳)
文章分类:
将帅风采
|